编者按:本文是省民建在2009年河北省政协十届二次大会上的集体提案,得到省委书记张云川、常务副省长付志方和唐山市委书记赵勇的批示。
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改革开放是富国强民、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30年沿海发达省、市的发展经验证明: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是沿海省、市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据我们测算:我省的实力、活力、竞争力综合指数在全国居16位,但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较却在沿海地区居第9位,仅高于广西和海南,处于相对落后位置。而且后发优势很不明显。虽然实力居全国先进水平的第10位,但活力属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位居19,其中外商投资居全国第26位;竞争力却排在全国落后位次上。究其主要原因是我省思想解放的不够,改革开放的力度不大、未雨绸缪的战略欠缺、创新发展的意识不强。因此,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势在必行。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导,又好又快地建设具有实力、活力、竞争力的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降低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引起的风险。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寻找河北进一步发展的契机。为赶上沿海发达省市的发展步伐,在建设唐山湾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河北省应设立唐山湾综合保税区。
一、保税区及综合保税区
保税区是在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1990年以来,经过国务院批准,在靠近港口、机场等交通枢纽地带设立的由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是中国目前开放度和自由度最大的经济区域。中国设立保税区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海关保税等独特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三大功能。
综合保税区是目前中国内地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功能区。它整合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所有功能政策。如国外货物入区实行保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企业在区内不仅可以进行货物的保税仓储和加工、制造业务,还可以开展对外贸易等业务。这将有力推动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二、保税区的发展及意义
我国自199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外高桥、天津港保税区以来,到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共设立了上海外高桥、天津港、大连、青岛黄岛、张家港、宁波、福州马尾、厦门象屿、广州、深圳沙头角、深圳福田、深圳盐田、汕头、珠海、海口15个保税区,海南洋浦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实行保税区的管理政策。目前,这16个保税区均已经海关验收,封关营运。2008年5月2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广西钦州保税港区。这是继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之后的全国第6个保税港区,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保税港区。作为我国中西部唯一的保税港区广西钦州保税区的设立,将成为大西南对外开放的门户,将极大推动我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和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2007年8月28日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海关总署等九部委联合验收,标志着中国首个“综合保税区”正式建成。2008年04月0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将具有口岸作业、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国际贸易等多种功能,最终可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和渤海湾地区制造集群的生产服务业基地和重要的国际货物集散地。
十几年来,保税区各管理部门采取各种形式招商引资,积极开发,使保税区发展已具相当规模,渐趋成熟,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据权威资料统计, 2005年上半年,全国保税区的经济总量实现“高基础、快增长”,共完成增加值545.21亿元,同比增长30.7%。全国保税区企业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实现销售收入3489.31亿元,同比增长33.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06年,全国15家保税区共完成增加值1427.94亿元,同比增长22.7%,继续保持两位数的较快增长态势。2007年,全国15家保税区共实现增加值1800.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完成销售收入1.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实现进出口总额1281.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6%;批准投资项目3881个,吸引投资总额144.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9%,完成合同外资65.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0%,实际利用外资25.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6%;实现各类税收收入895.67亿元,比上年增长47.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9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0.7%,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可以说,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保税区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发展国际转口贸易、装配贸易、开拓国外市场及出口创汇、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最早窗口,它的国际转口贸易装配贸易发展势头至今仍然不衰。保税区主要发展国际贸易、转口贸易、港口仓储、出口加工、商品展示以及金融服务等业务。保税区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拓展国际贸易、扩大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从而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在更深的层次上加强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连接。
28年来我国设立保税区的事实证明:中国各大保税区是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窗口,是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火车头。一是保税区的经济总量呈现较快增长趋势;二是产业集聚企业规模扩大效应日益体现。三是保税区的物流业作为重点培育产业,并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国际物流基础。保税区日趋成熟的现代物流业已成为跨国公司生产、采购、运输等物流配送环节的中心之一。四是保税区吸引的投资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资本的国际化为物流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我国沿海发达省份之所以发达是与其设立保税区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说我国在加入WTO后保税区的保税功能日益减弱,但保税区的发展前景是转向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是与国际市场的直接接轨。其开放力度之大、意义之深远是不言而喻的。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全国11个沿海省、市(省级市)唯独河北没有保税区。这也是河北省相对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河北省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建立具有活力、实力、竞争力的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非常有必要在我省唐山湾设立综合保税区。我们坚信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将对河北扩大开放、引进外资、发展现代物流业、实现产业集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设立综合保税区是我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的重要举措。
2、设立综合保税区是我省尽快实现具有活力、实力、竞争力的沿海经济社会强省的重要途径之一。
3、设立综合保税区是我省增加经济总量、实现产业聚集、发展现代物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明智之举。
4、设立综合保税区是吸引外资、引进资金和技术、拓展国际贸易、扩大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在更深的层次上加强我省与国际市场的连接,从而推动我省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
三、“唐山湾”设立综合保税区的建议:
1、综合保税区应设在以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为主体的“唐山湾”。“唐山湾”设立综合保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唐山湾”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唐山湾濒临渤海,沿海陆域海岸线198公里,拥有适合建港的岸线66.7公里,未利用土地1173平方公里。背靠北京和天津,有曹妃甸和京唐港两大港区。目前,京唐港区航线已通达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等30多个国家(地区)、120多个港口。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是渤海湾中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不需疏浚维护即可建设大型深水港的天然港址。唐山把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起来,打造一个行政区划面积5590多平方公里、产业规划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的“唐山湾”。二是唐山具有很强的经济发展基础。根据唐山市的规划,“唐山湾”将重点建设港口物流、精品钢材、石化和海洋化工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及滨海旅游等产业。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正在建设,曹妃甸新区配套产业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19亿元。此外,“唐山湾”还有一个大油田、一个大气田,4至5年内可建成千万吨级大油田。我省可凭借“唐山湾”的港口条件,抓住国家加大投资力度的机会,在“唐山湾”快速上大项目,大规模地利用海外石油与矿石等全球性资源来发展本地工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原料产地→海洋运输→临港工业制造→多种运输途径→进入不同区域市场”的大生产和大运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2、我省在“唐山湾”设立综合保税区,是事关河北省今后改革开放发展的重大问题。河北省委、省政府应把其纳入2009年重要议事日程,组建实施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组成以常务副省长为组长的“综合保税区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争取在一年内实现目标。
3、由省政府发改委牵头,组织省内外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和民主党派人士进行深入调研,形成有价值的可行性调研报告,并适时组织“河北发展论坛”,邀请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人士参加,最终形成可行性报告呈报中央。
4、由省政协领导出面邀请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及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到唐山湾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以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为核心的唐山湾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希望他们在领导层面上进行呼吁。
5、充分利用省内和中央媒体开辟“河北改革发展建言献策”专栏进行大力宣传,利用社会舆论推动此事项的申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