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州西村能源站环评 莫让顾虑“悬着”
时间:2013-12-25 21:06:05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洪绩 

  昨日报载,广州西村能源站项目搁置两年后再次启动环评,环评公示称项目存在发生爆炸的风险,但在最不利条件下发生燃气泄漏爆炸事故时,临近的3个小区仍在轻伤半径范围之外。

  看到“泄漏”、“爆炸”这些字眼,能源站的风险让人担忧是自然的事。2011年的首次环评公示,正是因临近小区,居民认为等于身边安个“定时炸弹”兼噪音污染而反对。今番新环评称厂内不设置天然气储备罐,仅靠管道在线供应天然气,大大降低了环境风险,应该说是回应了居民的关切,但对项目“杀伤力”的评估是否能彻底打消公众的顾虑,仍有待观察。

  环评报告具体称,当发生最不利的调压站及管道全管泄漏爆炸时,死亡半径为40米,重伤半径为69米,轻伤半径为118米。距调压站最近的富力半岛小区距离为130米,金广电大厦距离为136米,距厂区内天然气管线最近的松鹤园小区距离约为125米。环评据此推论出三个小区都在燃气泄漏爆炸带来“轻伤”的范围之外。

  应该肯定,这是“以数字说话”的严谨态度。然而,公众仍难免有疑问:倘若发生燃气泄漏或爆炸,其后果是否仅仅限于死亡或伤人,是否还有诸如空气污染乃至疏散封路等影响;而且,事故的发生是否能如定向爆破一般,可以如此“精准”控制破坏力范围?就算理论上的事故伤害范围圈定较为准确,但居民小区可能幸免伤及的最小距离仅为7米,最大也就18米,谁能保证没有人会不小心走过了界?对于本身就存在相当风险性的项目,只用如此“微距离”来计算其破坏力,无疑有点“悬”。

  众多事故早已证明,理论破坏力与实际破坏力往往不是一回事。这也是一些事故带来众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因而,从敬畏人的生命安全、提高安全系数、防患于未然的角度,对能源站的“杀伤力”评估应当尽量高估而不应低估,尤其要充分顾及直接相关居民的疑虑。

  诚然,公众对能源站的风险性或不应过分敏感、草木皆兵,但消除公众疑虑须基于科学评估、充分论证之上。

  再说噪声污染问题。环评报告建议追加约5000万元加强噪声治理,但承认即便是采取了措施,锅炉排汽噪声、吹管噪声等仍然会对周围1000米范围内的住宅区产生一定影响。由此看来,近在咫尺、处于声环境敏感范围内的几个小区,仍难免遭受噪声困扰。

  总的来说,搬迁燃煤发电厂,换来清洁能源站,可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方向上没错。但是,是否非要以能源站项目上马作为发电厂搬迁的前提条件,该不该在临近居民密集区兴建能源站,有没有另外的可选方案,民意如何得到体现,这些回归本源的问题是决策者应当谨慎斟酌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