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北京最应该转变“皇城观念”
时间:2013-12-23 20:01:04  来源:中国网  作者:朱永华 

    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市人大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各领域进行了持续月余的调研。昨天,市人大召开会议,就调研情况,向“一府两院”负责人汇报,并进行了座谈。市长王安顺,副市长陈刚、张工等负责的领导听取了代表的建议。有代表提出,北京弹丸之地已无法承受人口之重,应提高低端产业的门槛,围绕服务、职能定位制定北京产业的负面清单,严格控制人口(12月20《京华时报》)。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所有华夏儿女心中所向往的“圣地”,居住在古都北京的人们,几乎祖祖辈辈都有一种“皇城百姓”的自豪与满足,能在“天子脚下”拥有一席之地,心中自然而然便产生了诸多优越感。网络上曾流行一句话说得很到位,“不到广州不知道钱少,不去北京不知道官小”,其中的“官小”并非单纯的指“乌纱帽”,更有对北京寻常百姓的那种羡慕甚至“自愧不如”。而无论是“老北京”还是“新北京市民”,内心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皇城观念”,既希望看到五湖四海的官员百姓来京城向自己“朝拜”,又不愿意看到他们留下不走,同自己分享“京城市民”的荣耀。这一观念,在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尤其是当看到每年数十万外来人口蜂拥而至的时候,这种“排斥”心理就愈发强烈。

    其实,用提高进驻门槛等各方面条件来限制北京常住人口的增长,甚至欲采用某些强硬措施驱赶被认为是“低素质”外地人的声音,从某些京城官员、专家及京城各阶层一些人的口中并不是第一次发出。多年来,北京只要在社会管理、公共交通、工作就业等多方面一遇到难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迅速就想到了“控制人口增长”,而这种“控制人口增长”的矛头也准确的指向控制外地人进京,社会治安出现问题,归结于外来人口的素质,公路、地铁拥挤归咎于外来人口的无需增长,工作就业学习甚至孩子入园入学紧张,也是因为外来人口抢占了北京地方资源。似乎只有外地人都离开京城,让北京成为北京人的北京,让首都成为富豪精英的首都,北京市的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这种狭隘又极具优越感的“皇城观念”,不但违背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更充满了歧视和伤害了同胞对国家的感情。

    从广义上来说,北京是我们伟大的首都,北京不但是北京人的北京,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首都,不仅富豪、精英可以在这里“置地购房”,全国各地的有识有才之士,都可以选择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普通劳动者甚至流浪汉也有权自己的首都所在地谋生和栖身,这是国家应有的胸襟更是应尽的一份道义和责任。眺望世界各地,没有一个国家的首都有拒绝他的国民入住的先例,即使我国古代至今,每一朝皇帝的“朝城”非但不曾拒绝百姓的进入,当国家出现战乱之际,普通百姓首先想到的也是在“天子脚下”栖身以获得安全和保护。

    实际上,持有这种“皇城观念”无论是官员还是专家甚至普通北京市民,往往只看到外地人的涌入,给北京的社会管理、公共交通等各方面造成的麻烦和不便,却恰恰忽视了北京各项事业的发展正是来自于庞大外地人群体的贡献。更有全国人民的支持,不仅让北京市民享受到很多城市居民所享受不到的丰厚公共福利待遇,甚至连一张最普通的北京户籍,所包含的公共福利也都在百万元以上,房价高企不但没有给北京常住居民的生活带来任何影响,反而更让很多北京市民群众从中分享到了某种“红利”。每年数十万的外地务工者的涌入,多达数千万观光旅游者在给北京各项管理造成压力的同时,更是把滚滚财源送给北京,人们愿意选择北京,把北京作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既是北京作为发达城市的市场吸引,更是出于对祖国首都的那份炽热感情。无论是北京市官方还是专家学者乃至普通市民,理应将首都群众的自豪感转化为那句“北京欢迎您”,而不是变着法子,抱有狭隘的“皇城观念”,瞧不起甚至拒绝同胞的“进门”。

    诚然,每年数十万甚至近百万外地务工者的涌入,各类公司企业商业的入驻,的确让北京的各类资源变得紧张,甚至连空气资源都到了承受“极限”。但是,且无论是作为首都,即便是一个负责任的地方政府,都不应该对进城入户的居民“挑肥拣瘦”,首都北京更不应该也不能允许对外来人员“嫌贫爱富”,这本就不是负责任政府应该有的思维。尚若各地方城市都以自己利益来权衡,一边欢迎富豪精英,一边又将某些自认为不合符条件的外来人员拒之门外,最终不但让整个社会出现“裂变”,更会加大社会的贫富和知识素质等各方面差距,甚至会让一部分弱势和社会底层群众产生被国家“遗弃”的心理。

    人口增多确实会占有资源,但同样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更能通过这种劳动创造来平衡资源的利用,拿当年日本东京和美国纽约的人口增长速度来同今天北京的现实情况相比,既不科学,也不理性。北京政府官员更应当学习借鉴人家的城市管理和政府工作效率,日本东京人口远超过北京,占地面积却比北京小的多,我们为什么不去面对这个现实,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却拿东京当年每年增加的人口数量少来说事,其本身就缺乏客观科学的态度。

    笔者认为,无论是北京市政府官员还是相关专家乃至“老北京”和“新北京市民”,更需要转变的是“皇城观念”,首都既是北京人的首都,更是全国人民乃至华夏儿女的首都,不是北京市政府和北京人的“自留地”。政府该做的是如何把北京管理好、“经营好”,在人口增长迅速的情况下如何快速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而不是有意识的用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来掩饰自己管理服务上的差距,更不能以皇城百姓自居,把各种公共资源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各地同胞的贡献全揽在自己怀中,这不仅是不道德,更与国家所倡导的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