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如何破解公共自行车“夜不归宿”的尴尬?
时间:2013-12-19 12:44:50  来源:红网  作者:泉浩 

  近日,运营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武汉鑫飞达集团又派出工作人员,寻找逾期未归流浪街头的公共自行车,对于明显属于被盗和超期未还的公共自行车,自行回收。12月11日,仅在汉口北湖正街两侧小区就找回4辆流浪公共自行车。该公司表示,目前该公司平均每天约有80辆“夜不归宿”,被迫寻车属于无奈之举。该公司呼吁,请租车市民按时还车,方便自己的同时也方便别人。该公司同时表示,他们收车有严格程序,如有异议,可以到公司查询处理。(12月18日荆楚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享受城市发展成果的同时,不期而至的是迅猛增长及大量使用机动车带来的不堪忍受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公共自行车租赁凭借其便捷、健身、节能、环保等诸多优势,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极力推广的公益性事业,骑自行车成为广大市民短途出行、业余健身、休闲观光的新潮流,是化解交通、环境压力,低碳出行的时尚选择。
  
  然而,大力倡导“绿色出行”,推出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目前还明显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遭遇一连串的尴尬。当今社会一些人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导致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自私自利之心特别严重,是公共自行车“夜不归宿”的罪魁祸首;再则,高频率的使用,再加之养护不够,修理不及时,许多公共自行车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破损,甚至有一些自行车损坏严重,这给交通和租车人的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容易酿成事故;最后,在一些城市中心地段的租车点,尤其是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很容易形成“潮汐”现象,还存在晚上借车还车难的问题。
  
  众所周知,自行车租用实行一定时间之内免费,这种公益性服务覆盖整个城区,惠及家家户户,是打造民生政府的重大举措。为进一步推进低碳环保、健康时尚的出行方式,破解公共自行车“夜不归宿”的尴尬,政府必须激发人们思想道德建设热情,倡导文明新风,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建立租用自行车诚信卡,对那些恶意不按时还车者给予取缔租用资格;必须重视自行车道的建设,另辟单独的自行车专用道,形成慢行交通系统,这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好途径;必须完善管理体系,逐步、有序地实现自动运营,从管理方式上切实根除还车难等问题,并及时对有损坏的自行车进行维修,招募志愿者轮流对自行车进行保洁工作。
  
  总之,公共自行车是一项民生工程,要加快优化公共自行车的服务系统,提升公共自行车的服务品质,让尴尬不再,便民利民惠民长青。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