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留守儿童不能成为社会被遗忘的角落
时间:2013-12-11 12:27:09  来源:红网 

    浙江衢州衢江区莲花镇某村的民风一直淳朴,平时村民也习惯了不锁门。可今年年初起,村里出现了一系列怪事:先是徐大叔家抽屉里的硬币不翼而飞;接着吴阿姨女儿放在房间里的两部手机也不见了踪影……仅莲花镇派出所记录的在案的案件有18起。后来案件告破,犯罪嫌疑人居然是个12岁的留守儿童。

    一个未满14岁的儿童,居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偷盗18起,这种事情的出现,我们当然不能仅仅归咎于他是个留守儿童,因为留守构不成问题孩子的充分条件。但是,留守儿童却与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关系,谈到孩子能够做出这种事情的原因,留守儿童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造成了农村的空心化,而这样状况造成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留守儿童不断增多。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确实是以牺牲农村为代价的。

    另一方面,家庭针对个人而言,乃是最重要的一个单位,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本应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在中国,其却撕裂了一个个家庭,让本应该充满着天伦之乐的单位被撕得支离破碎,所以,城市亏欠农村的实在是太多了。

   三农问题本来就是中国社会问题的重中之重,而在中国脆弱的农村,留守儿童更值得关注,因为他们已经离开了自己的父母,享受着不公平的教育资源,如果价值观的构建再出现偏差,那么社会的发展便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方向,经济的高速增长真的是得不偿失的。而留守儿童问题也是当今中国在发展过程当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不能成为这个社会被遗忘的角落。

    在现实当中,对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似乎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正常的,因为这是市场调节资源的结果,务工的收入高于务农,所以,农民进城务工对自己的家庭来说也是很划算的,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与城市建设似乎成了一个双赢的格局。于是乎在面对用工荒的时候,持这种观点的人便认为,只要提高待遇,用工荒问题顺利成章就可以得到解决。

   但是现实却给了这部分人狠狠的一记耳光。事实证明,在近些年来,大批农民工返乡不再愿意重返城市的原因就是为了维系家庭这一纽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家庭乃是最基本的一个单位,钱是可以赚,但是亲情是无法割舍的,随着人们对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视,宁愿少去赚点钱也愿意把家族的希望培养好,不让其偏离正轨。虽然说这还不能够掩盖留守儿童大量存在这一问题,但其却代表了一种趋势,更是一种教育观念的进步。

    进一步来讲,为农村留守儿童构建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也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关爱,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但是其力度还需要加强,也只有各方合力,才能不辜负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不管经济发展再快,留守儿童始终都是这个社会的痛,而要想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留守儿童绝对不能成为这个社会遗忘的角落。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