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喧嚣时代要学会安静地休闲
时间:2013-11-15 17:50:33  来源:中青报  作者:严辉文 

  噪音扰民是近年公园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为此,广州市明年拟出台《广州市公园条例》,以规定公园噪音控制措施,将实行噪音“四限”:限音量、限时段、限区域及限设备。(《广州日报》11月13日)

  此举无疑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说到噪音,公众很快会联想到盛极一时且备受其困扰的广场舞现象。出台一个公园条例,是否真治得了公园噪音,仍有待观望。但广场舞不限于公园这个舞台,“公园管理条例”肯定奈何不了居民小区、街道边大妈大婶们伴着“最炫民族风”的乐曲而翩翩起舞。

  我们正处在一个转型时代,如果用分贝仪器来测量这个时代的特征,它无疑是一个高分贝的喧嚣时代。机器轰隆隆地运转,车辆汽笛不安分地吼叫,“满城挖”的无处不在无坚不摧,似乎所有建设项目都是用分贝垒起来的。来自生产领域的高分贝,最终难免会影响民众的日常生活:人们不只是习惯了高分贝,为了满足自己表现自己突出自己更需要制造和提高分贝。广场舞现象在这个喧嚣时代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显然,我们还远未学会安静地休闲。就说打太极拳吧,古代的拳师们大抵是在寂静无声中进行的,现在我们发明了电声伴奏技术,这对于教拳、练拳也许不无好处,但最后人们似乎变得没有电子音响伴奏就不会打拳了。打拳的有伴音了,跳舞的自然也不甘落后。不久前,广州市人大代表就明年即将出台的《广州市公园条例》视察公园管理,在该市流花湖公园调研时就发现,打太极拳的老头儿老太太旁就是放大喇叭跳广场舞的大妈,以至于来打太极的老太太直呼“心脏受不了”。一个小广场内挤了三队人唱歌跳舞,三组喇叭齐鸣,那噪音实在闹心,让真正想安静休闲的市民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会安静地休闲,似乎也影响着国人的性格。比如,在国外旅游,不论在餐厅、剧场还是旅游景点,我们往往是高分贝的一群:高声交谈、大音量的手机铃声、咋咋呼呼的行止、土豪式炫耀性挥霍。不会安静地休闲,国人往往干什么事都会扎堆。黄金周一窝蜂地自驾游,“双十一”一窝蜂地网购,过年一窝蜂地放鞭炮,除了制造噪声,就是给自己给社会添堵。

  回到广场舞现象上来,管理固然是必要的,但管理的资源和力量总是有限的。我以为,行政管理之类的力量,应该更多地用之于给生产性噪音定规矩,让一些生产性企业学会封闭式施工、文明施工,眼下亟须倡导一种安静休闲的模式。我们可不可以丢下喧嚣的卡拉OK麦克风,安静地看一会书?至少,请不要在不合适的地点和时段狂吼乱叫。我们可不可以倡导一种无声或低音量的广场舞、太极拳、健身气功?如果真需要伴音,你自己听到就OK,大可不必附赠给旁人。在公共场合,我们的手机可不可以更多地调到静音振动模式,我们可不可以学会低分贝地交流,在自己发出声音时更多地想一想有无必要、是否会影响到他人?古人云:习之能移人也。如果每个人自己学会了低分贝生活,适应了安静休闲的模式,那这个社会和我们的时代就不会那么喧嚣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