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为何少有可进入的休闲草坪?
时间:2013-11-12 19:15:1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魏青 

    南宁市供市民休闲的草坪越来越多,在滨湖广场,不少市民在这里享受休闲时光,有的在散步;有的坐在草地上聊天;有的躺在草地上,看着天空,听着音乐。(11月11日《南国早报》)

    每到风和日丽的假日,城市公园和公共绿地的草坪总能够吸引很多人进入,但是,更多的草坪却有“严禁进入”或“严禁践踏”的提示。尽管有时候提示也很温馨,但是依然无法阻止人们想在草坪上休憩的脚步。

    曾几何时,“不践踏草坪”成了我们呼唤的社会美德,这和城市建设中盲目建观赏性草坪的不科学做法有关。如今城市中很多草坪都引用“洋草”,这些“洋草”品种之所以被选用就是因为其观赏性好,但是却忽略了这些“洋草”的实用性,很不耐践踏。无奈之下,呼吁人们爱护草坪的做法就是“远离草坪”。

    草坪是植物界中最容易和人亲近的植物群,在国外,几乎没有草坪被公示说“严禁进入”,相反,更多的草坪专门就建在人多的中心地带,专门供孩子们嬉戏,供大人们休憩。美国白宫门前的草坪上经常可见很多人嬉戏玩耍;在东京国会大楼外的草坪上,随处可见游客的帐篷;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公园、悉尼达领港附近的草坪,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市内等草坪,狗儿们也在草地上欢快地跑来跑去。草坪文化从西方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是切切实实为人服务的,失去了人们和宠物亲近的草坪是多么孤单和冷寂。

    如今,很多城市人选择了假日到城外零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谁能够说这和城市草坪等绿化景观动辄被人为圈起来没有关系呢?如果城市的草坪也能够像郊外的草地那样随意亲近,一出家门就可以惬意地享受草坪带来的安逸,还有多少人愿意舍近求远,不惜浪费时间和精力劳累地往郊外跑呢?

    公共草地本应是公民休闲地,中国的草皮往往只能观赏不能亲近,很不合理。很多城市广场上都缺少必要的供游人休息的排椅等设施,游人累了没有地方坐。据我所知,加拿大多伦多就有“草坪的邀请”,一个挺大的公园,大片绿茵茵的草坪边,竖着一块色彩鲜艳的牌子,上面写着一行字:please walk on the grass(请在草坪上漫步)!

    如今很多学者在大声呼吁城市建设应该还原草坪的实用性,还市民一个亲近的大自然乐园,一些市民的相关建议也被政府部门所采纳。几年前,北京市规划委表示,北京将建“步入式草坪”,北京城内的草坪将可以像国外的绿地一样可坐、可卧,甚至可以在草坪上野餐、晒太阳;在国内,去年杭州西湖对游客开放了几万平方米的草坪,根据人流量大小,部分草坪采取轮流开放、养护,开放一块,踩得严重了,马上养护起来,再换另一块开放。一来给草坪“休养喘息”的机会,同时也兼顾到了游客想亲近草坪的赏玩兴致。

    “如果草坪不让躺,不如改种仙人掌”,这是网友对草坪不让亲近的慨叹和调侃,草坪何必一味“严禁踩踏”? 请让我们在草坪上自由漫步,躺在草坪上沐浴春阳和秋阳,来个深呼吸吧!期待能够坐在草地上聊天、躺在草地上看着天空和听着音乐的草坪越来越多!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