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高房租背后的食利阶层
时间:2013-08-09 15:00:5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北京一个80平方米的两居室摆了13张上下铺床,住了25个人。近日,又有媒体报道了上海的群租房,一套住宅被分成大小不一的房间,多的有十几间,分租给不同的人。在这样的群租房里,每个人的空间十分狭小,完全没有生活品质可言,甚至令人失去尊严。为什么有人愿意住在这样的群租房里?答案很简单,房租太高了,他们付不起一个完整房间的租金,更不要说租下一套住宅,他们只有能力租下一个床位。一些床位的租金都高达800元。
  几年前,有人说,房价高没关系,如果买不起房,你们可以租房,不是每个人都要买房的,你们应该改变观念。当一部分人开始转变观念时,一线城市的房租也快速上涨了,对于收入较低的工薪阶层来说,租房也变得不容易。这时,又有人劝他们改变观念:与其羡慕嫉妒,不如趁早艰苦奋斗。

  那些群租者其实已经在奋斗了,生活却仍不安定,这是因为一个新的食利阶层的存在。这个新的食利阶层以房地产为工具牟利,而不是靠生产或主要靠生产谋利。以前,这个食利阶层主要是靠炒房赚差价,剥夺“刚需”的财富。现在,他们又多了一个牟利的手段,通过高房租剥夺买不起房的工薪阶层的收入。高房租推动房价更快上涨;高房价又将更多人推进租房市场,促使房租上涨。这个食利阶层不只通过住宅牟利,还将写字楼、商铺的价格和租金抬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提高,最终由消费者承担,这也是食利阶层对工薪阶层的一次剥夺。

  这个食利阶层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既得利益群体,他们主要以炒房作为获利工具。他们推动资金向一线城市集中,从而吸引人口向一线城市流动,造成土地和住宅供不应求。以北京为例,2006年以来,每年常住人口增长都超过50万。2006年到2010年,北京实有住宅建筑面积增加了5789万平方米,而人口却增长了361万,增加一个人只增加16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住宅当然供不应求。

  为什么群租者能够忍受这样的生活状态呢?原因是他们一直认定一些观念,例如,规则和机会是平等的,人只要努力奋斗,就能出人头地。他们以收入和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生成败的标准,对当下的生活品质不太关注。向上流动的通道确实存在,有一些人会获得“成功”,但是,以房产为工具的食利阶层使资源变得稀缺,导致向上流动的通道变得很窄。对于收入较低的工薪阶层来说,买房越来越难了。房租越来越高,他们的积蓄减少,存够首付所需的时间会越来越长。

  面对高房租的现实,他们或许真应该改变观念。但是,更应该改变的是中国的经济和社会。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