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5年08月01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主持人精彩对答
时间:2010-05-06 13:25:00 

fc1156b3e0bd90b449a31dd7c899624b.jpg

李津逵:朋友们,刚才大卫·柏林伯格给我们讲到了很多层次,大家一起回顾一下。首先他说中国能在美国的城市化中学到什么样的教训?我们不要做600公里运95%的物品的蠢事,我们要有低碳城市、低碳乡村,我们要在城市规划和设计当中防止美国的那种现象的蔓延。在建筑材料中不要犯错误,户型和人口讲到多样性,另外他讲到构筑低碳的城乡关系需要自下而上和自下而上。张越老师您觉得他说的这些东西我们国人能听得懂吗?

张越:我比较慎重的是两点。一个是真的能把城市和乡村融为一起吗?如果我们能享受城市和乡村的生活是挺好的事情,这个想法特别新鲜。还有一些担心,特别高的大楼地震了怎么办,着火了怎么办,它太高了,我有点害怕。

李津逵:第一个梦想就是把城市和乡村并在一起。第二个问题尤其这十天来,我们对这些事有点担心,让大卫·柏林伯格先生来回答一下。

大卫·柏林伯格: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更加有力量。那些柱子如果是分散的话就容易地震,如果是绑在一起,就像中国的寓言一样,十根筷子绑在一起。越在集中的在地震当中不容易倒下去。

张越:着火了怎么办?

大卫·柏林伯格: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火在分散的建筑当中也同样是一个问题,所以可能在材料上会有所考虑。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尤其是在我的图片当中城市是建立在农田之上的,高于农田之上的,是绿色的菱形的那种。农田就在你的城市下面,同时你在上面的顶层也可以再有农田的成分。

李津逵:我们谢谢大卫·柏林伯格先生。大卫·柏林伯格先生对于美国的城市化可以说美国走了一条高碳城市化的道路,今天美国的城市能耗是欧洲的两倍,亚洲的八倍,非洲的十六倍,70%的美国人住在那种环境当中,这样的一个美国梦想应该值得中国人在追求中国梦想的时候严重的警惕。 我们非常感谢大卫·柏林伯格先生的演讲,他用美国的教训破题,而且他富于想象的东西启发了我们的思路。接下来我们中国的专家做一些回应,首先请到中国综合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博士。郭博士是经济学家,他是我们院的城市所的所长,同时他又是近年来一直在强力推进低碳城市,低碳社会这样一个构造。我们今天给他的题目是从最宏观的角度讲,国家的主体功能分区以低碳的角度要求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分级?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的话,后面谈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材料都是南辕北辙,我们掌声欢迎郭博士。

相关新闻
24h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人物专栏 More>>
陈木城:1955年9月生,中国台湾彰化人,祖籍福建漳浦,台北师专毕业,就读淡江大学英文系,赴美国密苏里东北大学修习教育硕士,并于校长任期间到台湾大学政治研究进修公共政策。
张希敏:中国新闻社记者 杨曾兵:深圳市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中国商旅地产研究院旅游规划研究所所长。国际注册景观设计师(ICSLD),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高级景观规划师,有近20年的旅游景区策划、规划和设计经验。 袁崇法:人物简介: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规划总监,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城市可 张寰宇:北京易安鼎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赵 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 周北平:山东金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北平 张益: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住建部市容环境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上海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张善德 北京潮人商会会长、《世界潮商》杂志总编辑、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秘书处联络主任 朱启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任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