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李秉仁:低碳城市化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时间:2010-05-06 11:16:17 

63606f5ec94c1ffb1c6038d21bab3342.jpg

本次论坛主办方安排我来做论坛总结,首先要衷心地感谢各位嘉宾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也感谢主持人的精彩主持,以及媒体朋友们对中国城市化的关注,对低碳城市化的关注。

本次论坛——低碳城市化,主题很好。我想所谓低碳就是少消耗碳,少排放碳,这就是低碳。所谓低碳城市化,就是少消耗碳,少排放碳的城市化。那么主题中,我们能做什么。我们也可以说低碳城市化从我做起,这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今天各位演讲嘉宾讲得都很好。

大卫·柏林伯格先生说,美国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是高碳的,我们要创建一个低碳的世界,首先是美国人先创造一个低碳的美国。因为美国消耗了世界上25%的石油,这个量太大了。所以,我们对美国的城市化经验是没法借鉴的,只能探索自己的经验。

郭万达院长讲到了我们的城市化不能是过分地追求GDP的城市化。这个问题的本质是经济发展和低碳的关系。我们怎样在禁止开发的地区,培育碳汇资源,这也是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

王秉忱先生讲了一个观点,就是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的城市化,开发利用低碳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等,低碳的能源,这是我们要努力争取的目标。现在,王秉忱先生搞了很多的地源热泵的开发利用是很成功的,这种事情我们要继续做下去。

李迪华老师讲到,自己的城市和本地的城市可能是低碳的城市。我想更多的是从行为上来讲这个市场。我们大量煤的运输,水的运输,电的运输是付出了很高的代价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比如说南水北调工程,大家可以讨论,同时也有人说,北京缺水,我想北京没有像青海那么缺水吧。北京不是有很多的洗浴场所吗?其实,这些问题就是我们怎么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吴德绳先生认为,在制度设计上要给予节能建筑予以支持。不节能建筑不是一个美的建筑,这个观点从建筑整体来考虑,从制度设计要给每一个方面权限。这样的话我们才做到建筑的节能。把建筑扩大到城市这个层面,在各个方面做到权限才能做到整体节能。

李秀森董事长讲到低碳企业的社会责任。因为李董事长的公司做到了,符合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同时也开发建设了低碳项目,这说明低碳这件事情本身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翟宝辉博士讲了几个原则,其中一个叫地表最小扰动原则,这个主要是从生态来说的。因为生态系统的破坏是很难恢复的,要恢复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从这个该度来说,建设生态城市也好,低碳城市也好,还是园林城市也好,包括景观设计也好,都可以从这个方面减少,也就是扰动。还有一个是交通原则,减少机动出行,缩短机动通行纪律,从政府讲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

薛志峰博士认为,新技术的运用要有一个系统观念,注重节能的全过程,每一个建筑都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最近国家发布了《能源合同管理》,这是对节能的测试以及我们将来建筑节能的综合的管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一定能对推动建筑节能和低碳城市的发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