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镇化下的能源变革决不可走“回头路”
时间:2013-06-06 14:27:14  来源:东方网  作者:高淑英,李浩翔 

   2013年的第一个季度,煤炭行业颇不景气,由于严重的供过于求,交易价格延续着去年下滑的趋势,部分品类甚至较去年底大幅下滑20%;

  5月初,英国布伦特原油与美国西得克萨斯原油突然大幅下跌,尽管市场分析认为可能与美国库存上升、经济低迷、业内炒作等因素有关。但不可否认,08年之后,石油价格走低,再未冲破140美元的高位。

  上述形势背后,是传统能源行业的低迷,但从另一角度思考,就会发现传统能源的价格竞争力正愈加增强。

  而与此同时,新能源行业的情况更不乐观:

  欧债危机、美国双反,中国三分之一的光伏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无锡尚德破产重整,多家企业倒闭,行业从人人追捧直接跌入低谷;

  风能方面,尽管我国并网装机容量2012年较2011年增长31%,但仅占全国上网电量的2%,并且存在着着局部地区过剩、全国严重不足,行业内恶性低价竞争、生产过程存在严重污染等问题。更重要的是,风能与光伏产业的形势也只是整个可再生能源行业整体下滑的冰山一角。

  新能源虽然比传统能源污染少,且取之不尽,但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和规模,开发和使用新能源的成本要比传统能源高得多,如果传统能源价格不断走低,新能源将大幅丧失经济优势。

  中国积极推动的高质量新型城镇化下的能源变革是否会由于出现类似目前这种供应形势的变化而止步不前,走回头路?过去三十余年,中国依赖较为粗放的要素投入实现了快速的城镇化,据专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仍将快速发展。而我国城镇人口年均消耗能源为农村人口的3.5倍。按照目前每年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速度,未来每年我国仍将增加1300万城镇人口,所带来的能源增量也十分庞大,加之现有规模的能源消耗,如果不对能源体系进行变革,延续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体系,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将成为制约未来城镇化发展的瓶颈,阻碍美丽中国梦的实现。

  当前,国内再度将发展方式的转变、能源体系的变革摆到了重要位置,十二五规划中,节能环保再次被反复提及,能源生产和使用方式的转变被提高到革命的程度,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成为重要目标。面对前述能源结构难题,加之阻力巨大的固有传输配送模式和单向、强制性的用能方式,包括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邵秉仁、华中理工大学郑楚光在内的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很难改变,目前的新能源只能起到辅助和补充的作用,因此十二五期间乃至之后几十年能源体系的变革任务艰巨、挑战重重。

  当然部分业内人士在看清中国上述形势的同时,也做出了理性的分析与展望,并对中国的能源体系变革充满信心。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便是其中之一,进入能源行业二十余年,相继前瞻性的进入城市燃气、清洁能源及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领域进行探索后,王玉锁已对中国能源体系的发展趋势有了自身独特的认识。

  随着新奥在清洁能源行业多年的经验积累以及国家对于能源清洁化利用的强烈需求、政策对清洁能源行业发展的不断鼓励,王玉锁认为经历过未来一段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此消彼长的过程之后,可再生能源将优先使用,而化石能源由于其稳定性、能量密集性等特征将成为可再生能源的辅助和补充,未来的能源结构将趋向于多元;进一步来讲,由于未来能源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占据主流,而可再生能源具有分散的特征,与之对应的分布式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供应的主要方式,而集中式的能源供应模式将作为有效补充,辅助分布式能源更为稳定、高效,二者的相互协同也将使能源的供应更加平衡; 最后传递至用户端,由于可再生能源分布的广泛性以及分布式能源的不断普及,每一位用能者也将成为产能者,在供需不平衡时由化石能源的集中式供应予以补充。因此,未来的能源消费将逐步遵循市场规律,能源的供给与需求将实现有效互动,按需生产与供应,能源消费者将不再被动地使用能源,而掌握更多的话语权。玉锁将上述能源体系成为优势互补的现代能源体系。综合来看,王玉锁从当前政策导向、能源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趋势出发,从能源结构、能源输配模式、能源供需模式逐层深入地分析了未来中国能源体系之走向,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变革蓝图。而他所领导的新奥也是按这个方向在行进,如果此种能源体系成型,新奥多年来在燃气行业的布局,在煤化工领域的战略布局与技术创新,以及在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领域和分布式能源领域的探索创新将为其在未来的能源体系变革中带来不可估量之效应。

  王玉锁的此种设计颇为美好,从当前种种态势看也并非臆想。目前,能源体系的调整在众多层面持续多年的努力下,已经初露端倪。能源结构上,在美国页岩气革命如火如荼之时,作为世界上页岩气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我国也试图打造中国版的页岩气革命,并开始积极鼓励外资与民资进入页岩气开采领域。BP发布的《BP2030世界能源展望》总称,未来中国将成北美以外页岩气开发最为成功的国家,无疑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憧憬。此外,包括中石化、新奥、新蒙集团等多家企业规划的煤炭清洁化利用项目屡获国家通行证,对于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7成以上的中国来说,对煤炭清洁化利用的意义不容赘述;在能源输送分配上,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允许分布式能源发电并网,向多元、分散的能源供应模式迈出了重要一步;在能源使用上,资源价格改革的闸门正在徐徐拉开,煤电并轨、油气价格改革缓缓推进,将来能源生产与供应将越来越受到市场形势的反向影响。上述种种举措均是在新城镇化低碳、集约的要求下国家所释放的加快促进能源体系变革的一系列信号。如果对上述举措进行细致分类及展望,与前述王玉锁设想的现代能源体系的前进方向颇为一致,我国能源体系变革也算迈出了不小的一步。

  不过我们还是应当保持谨慎的态度,因为综合来看,目前受性价比、技术成熟度、生态影响、产业格局等多方面的影响,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仍无法与传统化石能源直接竞争。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和新型城镇化的走势,传统能源将充分利用其规模、价格等优势进行阻击,但笔者认为,越是在此时,越要坚持既定的变革目标,中国能源体系变革的这一点成果来之不易,切不可让能源体系变革走回头路,未成先夭。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政府此时一方面应当坚守节能减排的底线与既定的变革目标,应当封死能源体系变革倒退的后路;另一方面应积极扶持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应用,而非简单的补贴。作为企业,应当将精力集中于技术创新和长期的战略发展,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期利益驱使行为,只有如此上下合力,中国的能源变革才能克服困难,获得新机。而我们的美丽中国梦也才有实现的可能。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