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换种思路看农村素质教育
时间:2013-05-28 13:41:18  来源:观点中国  作者:浦家齐 

    最根本的教育公平,决不是要对志趣和成长环境各不相同的学生实施同一种模式的教育,而是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接受适合他特点的教育。我们要更新农村基础教育的理念,把那里沉睡的教育资源唤醒。任务虽然是艰巨的,但没有理由说找不到突破之路。

    也许大多数人不会否认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高校的招生改革,但进一步谈及招生改革怎样搞,许多人又感觉困难重重。其障碍之一,就是公平性考虑。据说一旦高校招生关注了考生素质,会对农村考生更加不利。有人说:“要考察才艺的话,钢琴没摸过,怎么去考级?强调见多识广、谈吐不凡,农村生活又缺少见世面和交流的条件。这就是选拔多样人才和维持公平方面的两难。实际上,招生考试改革越多样越改变,对没有社会资源的家庭就越不利。”实施素质教育“意味着每个家庭要加大在教育上的投入,一是投资时间加长(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二是投资力度加大。而这两条,都是弱势群体的孩子无法承受的,也是给予他们的致命打击”。总之是说,农村缺乏素质教育的资源。这一点,却似乎是教育界的一种共识。但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在农村,固然少有学生学过钢琴,有些学生甚至不会使用电脑,这些当然都属于素质的缺陷,可城市学生不熟悉牛羊鸡豚,缺乏关于农作物的常识,也没有直观的关于机械、农药、化肥的概念。他们甚至成长到18岁,还未看见过灿烂的星空。应该说,因不了解自然而造成的素质缺陷是更严重的缺陷。

    当然,不能否认农村素质教育的薄弱,问题应出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教育理念的误区,即教育决策部门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是城市型的。许多人实际上认为城市学生的素质是素质,而农村学生的素质就不算素质。其二是师资短缺,即靠什么人来把农村中沉睡的素质教育资源激活起来?农村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按照农村的特点来开展。当教育体现出因地因人差异,才能称为素质教育。把城市教育的标准硬性搬到农村,这才是对农村学生最大的不公平。就是说,我们要换一种思路来观察农村的素质教育。
应该说,农村的素质教育资源虽然并不缺乏,但缺乏对这些资源的利用。如果学生们仅仅是看惯了满天星斗,却认不得几个星座,更不知道星象的四时变化,当然仍谈不上素质优良。农村学生除了能够辨认许多植物,还需要引导他们多一点关于品种、土壤、灌溉和病虫害等领域的思考。要启发不同的学生培养起不同的兴趣,在不同的方向上实现有深度的开掘。特别是,农村教师不应该认为只有教科书上的知识才是知识,而关于农业的、来自实践的知识不属于知识。把脱离农村作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是当前农村教育极大的误区。

    中国农村及广大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师资培训,是一个严峻的课题。在升学竞争中农村学生的弱势,主要在于师资的短缺。近年来,不少志愿者去中西部地区支教,他们当然必须给学生上课,但这还不是支教的重点,支教的重点是培训教师。取得教师资格要不要凭学历?如果某个地区不缺少求职者,那么设置一定的学历要求并不为过。但是在那些欠发达地区,不可避免地需要聘用学历较低的教师,他们水平的提高唯有通过培训。应该给这些教师的聘用和培训多一些政策保障。

    现在许多人批评本科生的自主招生把欠发达地区的学生进一步推向了边缘,其实主要的问题还在于有关高校没有充分尊重农村学生的特点,没有意识到如何通过面试评估他们的优势。与主张恢复全国一套试卷的观点相反,我以为不但自主招生必须坚持实行下去,而且在自主招生中,在对不同背景的学生提问时,是需要有一些不同特点的。这不是说要降低提问难度,而是说对来自农村的考生,要给一些联系农村实际的深度提问。认为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只有在死读书的氛围下,继续维持应试教育的秩序,才能体现教育公平,这种观点是非常有害的。

    最根本的教育公平,决不是要对志趣和成长环境各不相同的学生实施同一种模式的教育,而是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接受适合他特点的教育。我们要更新农村基础教育的理念,把那里沉睡的教育资源唤醒。任务虽然是艰巨的,但没有理由说找不到突破之路。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