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不能靠“洋户口”保护权利
时间:2013-05-24 19:48:12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付瑞生 

    最近,各大媒体热传两大屌丝逆袭的法宝:一是到美国“异地高考”去,二是娶个英国媳妇。一说的是一非京籍的考生拿到美国绿卡后,不仅可以直接在京高考还能加10分;二是英国女子嫁到山东农村遇强拆,靠涉外身份保护丈夫。

    这两件事儿所以引起全社会极大关注,主角的涉外身份是其卖点,更因为牵涉到高考、拆迁更容易让人热血沸腾。但是冷静细究一下,其反映的问题却有所不同。这位非京籍考生想借拿到美国绿卡,规避目前“异地高考”的障碍,从理论上讲的确可行。但是查阅美国移民局相关法律和教育部相关条文,也可发现美国对发放绿卡有相当苛刻的规定,而我国教育部相关条文也是持对“国际高考移民”严厉打击的态度。但是,从拼爹到拼地域,再到拼国籍,的确戳痛了许多国人的心。

    至于英国媳妇保护丈夫免被强拆事件,地方政府是否依法拆迁才是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不管对于中国公民还是英国公民,地方政府的拆迁都必须依法合规。不能因为“涉外无小事”便毫无底线。一个讨说法的“洋秋菊”便让地方胆战心惊,我们要问地方政府是否心里有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举世皆然,假如强拆真是非法行为,无论是洋秋菊,还是土媳妇,地方政府都得低下头。

    这两个黑色幽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公平和法律必须要有“户口”。无论是教育问题还是拆迁问题,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必须本着公平的原则。即便诸如“异地高考”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但是相关部门努力的方向必须要最终保证教育公平的实现。同样,不管你是“洋户口”还是中国户口,只要公平和法律有“户口”,那么就不怕被歧视、被强拆。如果公平和法律在某些地方官员的眼中永远只是黑户,那么难免会有人不断学《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的汤唯,远赴重洋生活在别处。

    美国曾经是种族歧视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英国是圈地运动的发源地。历史上,“洋户口”从来不能真正保护权利。公平和法律有户口,所有人才都是这个时代有身份的人。

    历史上,“洋户口”从来不能真正保护权利。公平和法律有户口,所有人才都是这个时代有身份的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