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毁田建湖背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时间:2013-04-22 19:55:52  来源:荆楚网  作者:肖一菲 

    占地5000亩的人工大湖,说干就干,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没有人怀疑地方领导干部的胆量。在违背农民意愿的情况下,数千亩耕地被县政府以低廉价格强行征走。(4月18日《中国青年报》)

    每年不超过600亩的建设用地指标,一下用去了9年,一共近5000亩的占地,除了1700亩的人工湖,剩下全用于建设高档别墅区等。这么大面积的土地还来源于低价强行征地,毁掉了大量耕地。一个高档住宅区带来的经济收益无疑可以让一部分人赚的盆满钵盈,但对于贫困县脱贫致富,恐怕并没有积极意义。

    一个位于淮河中上游的县,区域内河湖分布广泛,水资源丰富,还要建造人工湖根本没有必要。有些城市建造人工湖可以起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可以说是给人民带来实惠的建设项目。但从这次贫困县的造湖规划不难看出,人工湖只是其次,建设众多高档住宅来使一部分人收获经济效益才是真实的目的。

    一个资金匮乏的国家级贫困县,十几年来连桥都建不起,花费巨资造湖建楼只是费钱费力。贫困县脱贫致富,发展民生是关键,而要想发展民生就要了解老百姓的需求,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政府带头实干,发展经济,才能让人民生活的更好。然而,当地政府却大量占用耕地,建造华而不实的人工湖和高档住宅,对改善人民总体生活状况于事无补。

    一个65万人口的县,拥有众多依赖耕地生存的农民,地方领导却不顾民意,执意毁田建湖。以牺牲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为代价,但即使工程建设完成,普通百姓和被占去耕地的农民也很难从中得到好处。这样的做法与执政为民的理念背道而驰,只会让当地政府民心尽失。

    毁田造湖背后,几家欢喜几家愁?一些人高高兴兴的坐享收益,一些却只能因为失去基本保障而生活的更加艰苦。当地政府应该反思,不能让为了政绩以及一时利益而不顾人民利益的歪曲理念再继续下去,应该从为人民办实事出发,真正为实现贫困县整体的脱贫致富而努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