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未来发展潜力在城镇化 锡东新城“三年成形”迎契机
时间:2013-04-14 13:35:51  来源:无锡商报 
    “未来几十年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伴随着各地“城镇化”号角吹响,锡东新城的建设和发展也迎来了新契机。昨日,记者来到锡东新城,发现这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气象引人关注。


    三年建设拉开框架
 
    锡东新城是无锡“四城建设”目标定位中第二圈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9年新城启动建设之初,便制定了“一年成名、三年成形、十年成城”的发展目标。规划上,锡东新城突出“先整体、后局部,先地下、后地上,先环境、后开发”规划时序,高起点开展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涵盖城市支撑性规划、城市设计和专项规划等三大方面30余项规划工作基本完成。生态化、集约型、地上地下综合利用成为新城规划亮点,这都将很好地避免在很多造城运动中产生的资源浪费现象。

    “通过3年的努力,我们把整个城市的基本框架已经梳理出来了。”锡东新城高铁商务区管委会主任周文栋告诉记者,眼下“三年成形”的阶段性目标已经顺利实现。在城市总体规划上,新城投入4000多万元,对原有的城市控制性规划进行了深化和修编,制定了基础设施、道路整体框架、河流整治规划、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核心区的街区设计以及公共艺术规划等,完成了从城市整体性规划到局部规划支撑的30多大类规划。

    与此同时,锡城的基础设施的框架和生态环境构建也已基本成形。过去3年,锡东新城总共修建了120公里的道路,城市的快速路、主次干道已经基本修建到位。而在水环境的整治和梳理上,锡东新城也花了很大的功夫。3年时间里,新城新建河道22公里,构建了新城内部“一环六横九纵”的水系。同时,我们还新建了两个公园,一个是39万平方米九里河湿地公园,一个是25万平方米映月湖中央公园。此外,锡城还加大了山体修复的力度,通过生态环境的构建,来营造新城美好的生态特色。

    打造“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锡东新城在这方面同样走在了前面。

    周文栋认为,“人的城镇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农民到市民身份关系的转换,二是从农业生产转为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方式转换,三是从居住在农村到居住到社区的生活方式的转换。

    记者了解到,目前新城辖区内已经有80%的农民通过土地换社保的方式变成了市民。另一方面,新城发展中形成的新兴产业包括传统产业吸纳农业人口从事城市相关产业的生产经营工作,目前辖区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只有5%左右。此外,在居住方式上,通过拆迁宅基地换安置房,实现了农民的集中居住。
 
    新型城镇化将启幕农村新一轮改革,土地流转也成为了大势所趋。据悉今年锡东新城通过有组织的计划流转出来的土地大概1500亩,这些土地将会优先发展一些都市型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

    “产城融合”聚人才

    当然,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留住人是关键。

    周文栋告诉记者,“产城融合”是锡东新城的一大创新样本,有了产业的支撑,吸引乃至留住高端人才的问题自然能迎刃而解。这也恰恰是眼下锡东新城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具有的独特优势。

    “‘产城融合’可以有效避免造城运动中‘鬼城’的产生。锡东新城在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是培植包括总部经济、现代商贸业、信息科技服务业和休闲旅游业等在内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则围绕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特别是在摩托车、电动车的传统优势产业上还将进一步提升发展,包括补全产业链、增强自主研发设计等,引导电动车产业向微笑曲线的两段延伸。”“出形象,聚人气”是2013年锡东新城建设的关键词。据悉,今年锡东新城将从做强生态特色、完善功能、强化产业、强化服务四个方面入手聚集人气。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