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是谁培养了“挂证族”?
时间:2013-04-01 19:03:41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殷建光 

    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不用上班,通过“出租”个人职业资格证,就能轻轻松松坐收数万元。一级建造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爆破工程师……各种证明码标价,从培训辅导、中介介绍,“挂证”行业形成利益链,而这种“人证分离”的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于工程质量安全的担忧。(4月1日北京晨报)

    挂证族现象,危害多多,忽悠公众,欺骗监督,当然,也必然导致质量问题,工程隐患,这是表面危害,还有隐形危害,比如,记者发现,各种个人职业资格培训机构涌现,质量良莠不齐,有培训公司号称“非本专业也能过”“2013年建造师、建筑师真题奉送”,诱骗“考证族”。因此,铲除挂证族,是必须的。

    要想铲除挂证族,首先要铲除挂证族的培养者。一是检查监督形式主义,就是我们的监督部门在检查公司资质的时候,只看证件不看人,只看数量不看质量,如果我们的监督部门能够用抽查到人的方式进行资质监督,那么,挂证族就难以生存。二是证件缺少一种审核积分机制,就是对证件进行积分评价,负责了什么工程,积累什么样的分数,出现了质量问题,就积累负分,质量优秀就奖励分,要建立证件网络档案,要让公众一目了然,这样,就可以提高持证人对证件的责任意识。

    “行政部门有要求,市场有需求,考证挂证有奔头”。长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路桥高级工程师告诉记者,按照建设部门规定,路桥施工企业要升级资质或保级,应配备专业注册人员,目前人才缺口和实际需求有差距,企业只好“租证”,“挂证”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笔者认为,这只是表象,每年有那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公司不会雇佣吗?雇佣了他们,他们会很快拿到相关证书,公司不会,因为成本高,因为他们不愿意用真人才,“挂证族”现象,一方面折射了一些公司不愿意雇佣真人才,只愿意雇佣真证件的畸形现象,铲除这个现象,需要我们的劳动部门加强督察,督促公司要用真人才,要把真人才的比例当作衡量公司资质的总要标准。一方面也折射了我们的一些工程技术人员作践自己,不爱惜自己证件的现象,我们应该建立资质证书的年检制度,对证书的使用情况进行统一检查,发现资质证书被滥用的,要坚决取消资质证书。

    现在,是网络时代,我们完全可以建立工程技术人员以及资质证书的全国信息库,随时跟踪他们的相关情况,坚决杜绝挂证族现象。

    挂证族挂起的是资质证书拥有者的铜臭心,挂起的是公司管理者的诈骗心,挂起是的工程质量的危机心。挂证族,当亡!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