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95.7%公众期待公车采购国产化出台强制规定
时间:2013-01-22 09:46:1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漫画:李晓宜
漫画:李晓宜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焕东认为,对于公车采购国产化,当务之急是多做少说。以前我们老是写在纸上、挂在嘴边,一方面执行效果很差,另一方面也给外国以口实,让人家说我们制造贸易壁垒。韩国没有出台多少公车采购国产化的规定,但实际人家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而且已经坚持了很多年。

  日前,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每天乘坐国产自主品牌汽车比亚迪(002594,股吧)E6电动车上下班的新闻,引来众多网友叫好,也再次引发了公众关于公车采购国产化的讨论。就在不久前,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甘肃、湖南等省相继出台规定,明确提出在不造成浪费的情况下,党政官员将逐步换乘国产自主品牌汽车。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搜狐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5491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86.4%的受访者表示关注甘肃、湖南等地最新提出的公车采购国产化措施,93.5%的受访者对这些地方的做法表示支持。

  受访者中,事业单位员工占21.0%,国企员工占19.4%,国家公职人员占18.3%,私企员工占12.1%,农民和农民工占7.7%。

  许多官员把座驾看成了权力地位的象征

  对公车采购国产化的做法,来自新疆建设兵团的贾理江表示举双手赞成。他认为,这样做能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既有利于回归我党优良传统,重塑不贪图享受、不奢侈攀比的官场风气,又能带动国产汽车工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振兴国家经济。

  北京市民陈先生也对公车采购国产化表示支持。他说,在德国,公务用车一般都是大众奔驰宝马;在法国,政府、公益机构或服务型单位用车,几乎清一色是标志、雷诺,连现任总统都坐的是雪铁龙意大利的警车、救护车、邮政车辆等都是菲亚特;在韩国,很难看到除了现代之外的其他品牌汽车。

  “别的国家公车都可以用本国车,为什么我们不能?更何况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国产车的质量也不差。这才是老百姓心目中真真切切的政府形象!”陈先生说。

  “公务用车本来就应该全部用自主品牌,而且可以从中央层面的领导开始实行。”山东省某县纪委工作人员吕先生指出,如今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强调轻车简从,许多地方都开始改会风、文风。如果中央领导都用国产车,还有哪个地方领导好意思买国外品牌的豪车呢?这样一来,公车采购国产化的效果就会非常明显。

  公众如何看公车采购国产化?调查中,公众首选“能抑制官员在公车上相互攀比的浮夸风”(73.0%),其次是“有利于促进国产汽车工业发展”(66.8%),第三是“有助于改善政府形象”(63.5%),第四是“能引导社会消费习惯”(51.5%)。

  “在当前许多政府官员眼中,公车的作用已经异化了。”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焕东指出,公车就是政府的车,作用很简单,能方便政府办事就行,根本没必要在品牌、价钱、车型上做过多要求。可是现在,许多官员已经把座驾看成了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官谱”大不大,所坐公车的品牌和豪华程度是一个重要标准。正是这种异化的思维,导致公车豪华风久刹不止,公车采购国产化举步维艰。

  67.8%的人表示公车采购国产化实行难首因是缺乏强制性

  对于公车采购国产化,国家相关部门早有规定。2011年11月,工信部发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明确要求公务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即著名的“双18规定”,这被认为是对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一个极大利好。2012年2月,工信部又发布《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目录只包括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外资、合资品牌一律出局。

  对于这些规定,公众知晓度如何?对这些规定的实际执行情况又是否满意?

  调查显示,仅27.0%的受访者表示知道这些关于公车采购国产化的规定。对于规定的实际执行情况,只有13.3%的受访者给予正面评价,70.1%的受访者给予负面评价,11.8%的受访者表示“一般”。

  家住河南平顶山的王世民建议,公车采购国产化,不仅要有政策,更要有监督、处罚等配套措施。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是搞一阵风式的“运动”。

  调查揭示,在公众眼中,公车采购国产化之所以实行困难,首要原因是“规定缺乏强制性”(67.8%),其次是“没有具体的监督措施”(66.9%),第三是“官员意愿不强”(61.4%)。其他还有:“公车采购过程不公开”(53.7%)、“崇洋媚外的消费观念盛行”(52.4%)、“国产车质量不高”(23.1%)等。

  曾连续8年向全国“两会”建议进行公车改革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车采购国产化之所以难以推行,很大程度上是许多官员的面子心理作祟。如今在一些官员中,当官坐好车被认为是天经地义,也就更加青睐国外品牌的豪华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公车采购国产化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与一些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对于分割公车采购这块大蛋糕显得准备不足也有关系。“一个现实问题是,当下适合公车采购的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类型不是很丰富,许多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研发能力不够,中高端车型的定位与市场拓展并不成功。所以说,想要抓住公车采购国产化这个机遇,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要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

  “国家应该下大决心推动公车采购国产化,并给出明确的时间表,比如规定某一时间之后的公车采购与更新,必须选择自主品牌汽车。”叶青认为,十八大后,中央领导一系列改进作风的做法深受全社会关注与欢迎,现在正是推行公车国产化的最佳时期,一系列制度措施必须跟上。

  调查中,高达95.7%的受访者认为,公车国产化不能止于倡议,应该尽早出台强制性规定。

  “行动!行动!还是行动!”徐焕东向记者表示,对于公车采购国产化,以前我们都是写在纸上、挂在嘴边,一方面执行效果很差,另一方面也给了外国以口实,让人家说我们制造贸易壁垒。韩国没有出台多少公车采购国产化的规定,但实际人家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而且已经坚持了很多年。

  “对于公车采购国产化,我们急需改变只说不做的行为方式,多做少说,各级政府用实际行动带头,让公务用车使用自主品牌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