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大学生自认社会底层透射出什么信号
时间:2012-12-25 14:18:32  来源:红网  作者:于文军 
  日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的一份报告中,对12所高校超过两千名学生进行调查。数据显示,80后、90后大学生普遍对就业信心不足,自身满意度不高,大学生对自身社会经济地位的评价也在降低,约有七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当地属于“下层”和“中下层”。(12月24日中国青年网)
  
  曾几何时,大学生自视为“天之骄子”,自信心十足,自我感觉良好,甚至有些“狂”。如今,约有七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当地属于“下层”和“中下层”,非常低调,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出乎人们的意料。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似乎有些普及化了,高考升学率高,读个大学太平常不过,再也不是什么令人羡慕的事了。与此同时,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找个工作特别是称心的工作较难,施展抱负、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难觅。刚毕业的大学生薪水不高,面对节节攀升的物价,生活成本高,生存压力较大。再说了,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也不可能一下子进入社会上层,处于社会中下层是必由之路,没有什么奇怪的,除非有“拼爹”的实力与背景……显然,约有七成的大学生来了个大转弯,折射了严峻的现实,可以理解。约有七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当地属于“下层”和“中下层”,也表明他们面对社会,趋于理性,变现实了,这对于他们把握人生轨迹,改变命运,是有所裨益的。知道了自己处于社会底层,才能找准自我定位,摒弃种种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与虚妄自大,脚踏实地,奋发图强,杀出一条“血路”来。
  
  从另一个角度看,七成大学生自认属于“下层”和“中下层”也表明:社会底层向社会上层流动存在着壁垒且有所固化,这将影响社会的公平与活力,必须引起我们的警觉。七成大学生自认属于“下层”和“中下层”,也不能把板子全打在大学生身上,它还反映出高等教育滞后于现实需求的矛盾。如今的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竞争力培养重视不够,知识老化,以致于大学生们走上社会后,需要较长时间的自我调整才能适应社会的现实需要。对此,高校应当感到汗颜,应当反思自己。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