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如何让“农民收入增长超市民”变现
时间:2012-12-24 15:51:55  来源:南方日报 
  “农民收入增长力争超过城镇居民”,要想让这项深得民心的公共政策达到理想预期,还需抓紧抓实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在“收入倍增”进程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今后一段时间,农民收入至少应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并力争超过。要从战略上研究采取综合措施,营造有利环境条件,不断开辟就业门路、拓宽增收渠道。(12月23日新华社)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向全社会发出“农民收入增长力争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信号,体现了国家对农民收入的重视程度,“收入倍增”有意识向农村倾斜,也意味着城乡差距会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而缩小。

    尽管中央提出的“农民收入增长力争超过城镇居民”施政目标,被各大门户网站挂在了显著位置,但由于中央层面对这项制度安排,只是提出粗线条勾勒,并没有制定出具体的政策。笔者觉得,要想让这项深得民心的公共政策达到理想预期,还需制定更为详细的路线图,抓紧抓实,起码应从两方面着眼。

    一方面,要提高农民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近年来,“谷贱伤农”与“谷贵伤民”在全国各地不断循环上演,这意味着,国家层面在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方面,不仅存在诸多欠缺和差距,还有实质性的具体工作亟须理顺和开展。具体讲,严格监管中间批发环节,畅通绿色通道,建立公益化的社区市场;用公共财政资金,建立一批公共冷库,来服务农民,实现蔬菜储存,均衡上市,这不仅可以减少菜农的损失,也可以促进蔬菜市场的平稳发展。

    政府职能部门,还可以利用其公信力,建立半市场化和半公益的会员制中介组织。譬如,韩国的农民都加入农协,农民收获农产品后,会把这些菜拉到各个车间加工,农协又在城市设了很多超市,每一年这些超市大概要卖多少,量很清楚,所以不会盲目生产。我们不妨借鉴国外经验,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博弈能力,破解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力量不均衡,让农民在市场上变得“强硬”起来,最终实现农民的利益最大化。

    另一方面,要开展农民退税政策。统计显示,我国农民每年购买生产资料间接交纳的增值税,高达5000亿元,这些间接税大量流向工商业发达的大中城市或通过分税制上缴中央。此外农民还承担了因“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因土地等资源被征用补偿不足这两项“暗税”,其中因“剪刀差”由农业部门流向城市工商部门的资金每年平均高达811亿元,因征地等补偿不足向农民索取的“暗税”平均每年至少有1712亿元。

    如果将这些间接税和“暗税”累加起来,分摊到9亿农民身上,每人交纳税款达800元以上。所以,现实的情况是,虽然国家早就取消了农民长达五千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但由于税收负担转嫁,农民依然承受了不小的经济负担,这也是近年来,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在国外,对农民实施“年终退税”比较常见。在欧美发达国家,将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的间接税,以年终填表登记的方式,进行年终结算返还。日美英等国还利用公共财政资金,对农业进行高额补贴。我国也应借鉴欧美一些国家的做法,将农民购买生产资料间接缴纳的税,以年度为单位,直接返还给农民,以彻底实现农业的“零税率”,这不仅能大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轻农民负担,而且也会为“农民收入增长超过城镇居民”创造有利条件。(吴睿鸫)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