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州去年万元GDP能耗降4% 今年力推绿色经济
时间:2010-01-26 15:00:15  来源:南方报业网 

笔者从会上获悉,去年广州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4%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预计分别下降8%以上和6.2%以上。有关部门表示,将在节能减排、提高项目环保准入门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等方面做出具体行动,依托中新知识城等打造若干个绿色增长区。

名词

绿色经济

是指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平衡式经济,包括节能减排、环保准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诸多内容。

重“绿”:作出制度安排

广州,正在大手笔泼绿,将绿色覆盖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产业集聚等方方面面。

昨日,朱小丹指出,广州要精心做好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绿色增长的制度安排,把发展绿色经济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通盘考虑、统筹推进。年内,广州将就绿色发展出台专门规划,《广州市贯彻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细则》当中也有专门的一部分部署绿色发展。

有政府官员表示,上述绿色规划或覆盖全市经济发展,今后的“退二进三”、招商引资、功能区划等都将以之为重要参考。

笔者了解到,早几年起,广州已通过“退二进三”、“腾笼换鸟”等方式为现代服务业拓宽发展空间,并将发展重心放到会展、物流、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上。

与此同时,一系列政策文件出台,分别从发展空间、产业导向、自主创新、功能分区等方面作出规范。其中,多个“退二进三”政策为发展现代服务业腾出空间;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等文件中房地产等产业不见踪影,而总部经济等文字频出;市委市政府以“一号文件”的形式确定了鼓励自主创新方向,多个专项资金为之保驾护航;在城市经济功能分区上,市中心以CBD、商贸区为主,外围的传统制造业也升格为“高端制造业”……

“这些政策实质上都指向了绿色经济,可以说,广州这几年对绿色经济方面的政策规范步子很大。”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专家骆志刚认为,广州在2010年初将绿色经济提到如此高度,不仅是为了经济的科学持续发展,更是宣告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转变。

护“绿”:落力节能减排

享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插根筷子到地上都会发芽”,因此,从不缺少绿色。如今,以节能减排为内容之一的绿色经济时代来临,为她带来新的考验。

笔者昨日从权威部门获悉,预计去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以上,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六大工业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单耗下降近20%。

“省下来的最绿色、最环保。”广州一家物流公司老总说,“绿色”代表了能源用得更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环境友好,才可能持续发展。

朱小丹在昨日的全会上介绍,2009年,广州市严格实行节能减排,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4%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预计分别下降8%以上和6.2%以上。

有权威部门的数字显示,仅去年完成清洁生产验收的38家企业,当年共节电6702万kWh、节水13313万立方米、合计节约标煤69322吨;年削减COD(化学需氧量)排放528吨、削减粉尘排放311吨,削减危险废物排放1651吨。目前,广州开发区以及第二批32家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正在展开。

“这些数字来之不易。”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表示,广州在节能减排方面绝对不手软,去年某区的几项节能减排未达标,即被以文件形式在网上公布。

广州市市长张广宁表示,广州中心城区将依托现代服务业五大功能区建设,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和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而中心城区外围要以中新知识城、南沙低碳城、科学城[7.26 -4.85%]、大学城、生物岛以及现代化空港、海港为依托,加快发展以知识经济为导向,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打造若干个绿色增长区。

“这是个算大数和算小数的问题。”有专家表示,相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节能、减排、降耗,政策的指挥棒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广州的绿色增长区将极大拉动绿色产业发展。

造“绿”:新兴产业“绿道”

发展绿色经济,不仅要立足当前,还要着眼未来。

在刚刚闭幕的省委全会上,“绿道网”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朱小丹昨日表示,多数主要绿道要经过广州,广州建设任务很紧迫,他要求有关部门要编制广州自己的绿道网规划。“现在北部山区已经有一条很漂亮的绿道,以后流溪河两岸能够形成国际水平的绿道,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说。

不过,广州的造“绿”项目,同时体现在对战略型新兴产业的重视。

张广宁昨日表示,要把培育和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的重要举措,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网络、生命科学、生物医药、海洋开发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产业为主攻方向,重点培育发展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半导体照明、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核电高端技术等重大建设项目。

而根据去年出台的《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广州将大力发展太阳能、热泵、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以绿色亚运城工程等十大工程为抓手,加快广州“新能源城市”的建设步伐。

今年,应用新MES表面活性剂的洗衣液将在南沙浪奇工业园批量上市。浪奇实业有关负责人表示,浪奇投巨资打造全国最大的绿色日化产业园,从一开始就要走绿色经济之路,做好绿色产业布局。

中新知识城、LG液晶面板、新能源汽车等重大新兴战略项目在广州的落户,为广州经济的长远发展写下了有力的注脚。有广州市权威部门负责人介绍,除了浪奇等企业外,广州还在南沙、白云和番禺分别建设核电、新能源、节能等科技园或产业基地,以起到示范作用。

“绿色经济是个宽泛的概念,发展绿色经济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骆志刚说,广州的绿色经济工作一贯如此,有望为兄弟城市起到示范作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