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家称2020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有望达6亿人
时间:2012-11-09 10:01:38  来源:人民网  作者:常红 
    “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51.3%,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区间,未来10年不仅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并且还会有一个较快的速度。如果以年均1%~1.2%的速率推进,到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0%以上。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在2008年23%左右的基础上,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到2020年有可能达到40%以上。中国将形成6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有望成为拉动全球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今日,在以“公平可持续发展之路——面向未来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5次中国改革论坛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由于城镇化尤其是人口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巨大,未来10年中国经济仍将处于上升通道。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加快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充分释放国内巨大的需求潜力、尤其是消费需求潜力,将形成中国未来5~10年转型发展的突出优势和主要动力。

  按户籍推算 中国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

  迟福林表示,近10年,中国比较好地利用了外部机遇发展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的10年,由于有着以城镇化为依托的巨大内需潜力,有着转型与改革的巨大空间。

  从国际经验看,当城镇化率处于30%~70%的时期,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巨大。中国51.3%的城镇化率,是按城镇常住人口统计的,其中还包括了1.6亿的农民工群体。如果按户籍来算,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远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即使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10年后中国人口城镇化率仍只有47%,仍达不到目前世界的平均水平。从现实情况看,只要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的相关改革到位,2020年达到50%以上的人口城镇化水平是有可能的。

  未来10年,中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将再有2亿农民进入城镇,加上现有的1.6亿农民工,新增城镇人口将达4亿左右。按较低口径,农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也能够增加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从消费需求看,2011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比约为3.3:1,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合理转入城镇就业和生活,其收入与消费必然会明显增加。

  以城镇化为主要载体扩大内需,充分释放城镇化的需求潜力,是中国走向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和战略重点。

  未来10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有望达50%以上

  当前,各方对中国未来10年的经济增长前景有不同的研判。迟福林认为,今年的增速下行既是短期经济波动的表现,更是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反映。未来10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仍然看好。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促进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未来10年虽然经济增速比照过去10年的高增长将下一个台阶,但对转变发展方式总体上比较有利,可以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上一个台阶。

  迟福林表示,中国的消费结构已经从生存型需求向发展型需求、从物质性消费为主向服务性消费为主的转变,未来5~10年消费升级潜力与提升空间巨大。此外,随着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收入分配改革的破题,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在2008年23%左右的基础上,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到2020年有可能达到40%以上。届时,中国将形成6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有望成为拉动全球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在迟福林看来,消费需求释放处于历史拐点。国际经验表明,消费对GDP拉动的主导地位往往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5000美元之后得到确立并逐步加强。2011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10年来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的贡献率(50.5%)。消费正在取代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未来5年,通过体制政策创新,尤其是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初步解决,人口城镇化率有可能达到42.5%左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规模将有望从2011年的16万亿提升到2016年的30万亿左右,居民消费率有望回升到40%左右,最终消费率达到55%左右。这样,将初步实现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

 未来10年,通过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人口城镇化率有望达到50%以上,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将有望达到45~50万亿左右,居民消费率将达到50%左右,最终消费率达到60%左右。这样,将基本形成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

  费需求释放有望支撑中国经济7~8%的中速增长。有效需求规模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增长的潜力与增长的前景。分析中国未来5~10年的经济增长趋势,需要建立在对消费需求增长规模的客观判断和相关政策上。如果未来10年,人口城镇化蕴含的45~50万亿的消费潜力得到比较充分释放的话,能够支撑7~8%的经济增长,由此使中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