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让城市成为泛北合作新引擎
时间:2012-08-06 11:24:47  来源:人民网 

在刚落下帷幕的第七届泛北论坛上,作为论坛4个专题峰会中参加人数最多、范围最广、层次最高的一个峰会,泛北城市发展峰会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如何推动泛北城市发展,实现陆地合作与海上合作的结合,扩大区域市场和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促进相关国家加强沟通、消除障碍,实现互利共赢?在此次泛北城市发展峰会上,来自中国与东盟各国城市的官员、学者进行了热议。

1

加快南新经济走廊建设,强化泛北城市合作

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于2006年首届泛北论坛提出,根据规划,南新走廊将以南宁、河内、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等沿线大城市为依托,以铁路、高等级公路为载体,促进沿线各国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融,推动区域内产业合作,最终发展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交流的大动脉和最有活力的新经济增长带。

“近年来,广西北部湾地区交通网络建设的提速,东盟国家间互联互通进程的加快,为南新走廊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杨沐说。

北段,广西已开通到东盟国家的11条国际航线和南宁至越南的国际列车,并正在建设三条与东盟国家相连的高速公路和与越南对接的第二条铁路。中段,连接柬埔寨到越南的铁路可行性研究已完成。南段,吉隆坡正规划投资修建一条连接新加坡的高铁。

杨沐同时表示,如今东盟地区正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迅速发展期,中国沿海地区则处在需要迫切进行产业升级,脱胎进入后工业化时期;而中国内地,特别是临近广西的中国西南地区,还处于致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工业化中后期。处于不同工业化时期区域结合点和中心的南宁,未来将成为三大区域进行城市合作的组织者。

与会人士认为,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在南新走廊上和周边地区的一些城市,未来有可能发展成为人口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大城市。同时,由于科技的进步,最大城市的移居人口规模会不断扩大,将形成更大的数量效应。因此,进一步开展城市合作,必将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

而充分发挥沿线核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加强城市合作,将成为南新走廊下一步加快建设的重要路径。

广西社科院院长吕余生说:“南新走廊两端是发达城市,中间的城市则相对落后,走廊内各主要城市可按照各自产业优势进行分工合作,促进产业整合、结构升级,逐渐形成结构不同的产业梯度转移体系。”

与会专家还指出,农业和纺织业可望成为沿线城市重点合作领域。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运营,免税后的东盟国家水果正源源不断输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农业设备和技术日益受到东盟国家青睐,而沿线城市之间的轻纺织业产业转移已经悄然开始。

加快总部基地建设,促进泛北城市国际化

2

总部经济,是国际化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总部经济,已经成为许多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

南宁市副市长魏凤君认为,南宁,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和东盟国家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重要桥头堡,在发展总部经济中具有独特优势。未来,南宁将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主动融入泛北部湾合作,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动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

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公司总裁廖金源介绍说,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在制造业方面逐渐失去优势,新加坡政府开始推动战略转移,向高端制造业、研发中心和总部经济过渡,并在1986年启动总部经济奖励计划。如今,新加坡已前后开发了38个工业、科技、商务园区,吸引了7000多家跨国公司及10万多家中小型企业,并拥有4000多家区域总部企业。

“新加坡总部经济的形成,与新加坡的各种经济要素密切相关。”廖金源说。一是区位及国际关系优势,二是制造业的提升带动总部职能需求,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了总部经济的发展环境,四是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峰会上,与会各方就北部湾发展总部经济的长期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继续大力发展制造业、现代农业,提升经济总量和经济活动层次,为总部经济发展创造市场环境。

利用北部湾地区优越的资源发展旅游和休闲度假及会展活动,优化高端产业及总部经济的生存环境。

提高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和留驻能力,同时畅通融投资渠道,打造优越的金融服务基础。

科学合理规划北部湾区内的职能分工和产业布局,并不断完善高效透明的服务型政府体系。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泛北城市发展

3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泛北城市合作发展,也是此次峰会与会各方热议的话题之一。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部长侯永志指出,城市化是泛北各方未竟的事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提高城市化质量的根本所在。

毫无疑问,产业合作将是今后泛北各市的主攻方向。

近年来,南宁市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现代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等发展迅速。南宁市市长周红波说:“南宁将继续与泛北各城市在现代化工、轻纺、新型建材、特色造纸及纸品深加工、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方面加强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区域性产业优势。”

作为全国9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的玉林市,在沿海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玉林要打造成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就得优先发展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及现代农业体系,构建具有玉林特色的现代产业新体系。”玉林市副市长禤甲军说。

防城港市市长莫恭明则表示,防城港将发挥枢纽大港优势,以钢铁、核电、金川三大项目为龙头,加快打造钢铁、有色金属、能源化工3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形成企沙工业区、大西南临港产业园和能源化工产业园3个千亿元产业园区,实现港口、工业、物流互动发展。

海口市副市长谢京说:“海口市与泛北城市在旅游、会展业上有互补,双方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泰国北柳府府尹棱萨·玛哈维尼才蒙得利,也表达了合作的意愿。他说:“北柳府希望能在食品加工、交通物流、低碳能源、渔业、旅游等产业上与泛北其他各市开展合作,进而推动在政治、文化和安全等更深领域有所建树。”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泛北各城市存在较强互补性,经济合作潜力巨大。相信,务实合作、充满活力、平等共进的泛北城市群,必将助力泛北部湾经济的崛起与腾飞。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