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享受慢生活 盘点国内最懒的六座城市(组图)
时间:2011-11-10 16:05:12  来源:千龙网 

享受慢生活 盘点国内最懒的六座城市(组图)

纳西妈妈的柔软时光(图片来自新浪微博)

NO.1 丽江迷恋夜生活

评语:对逃离都市的人而言,这里是田园;对迷恋夜生活的人而言,这里也是都市;丽江与工作无关,与心情有关。

电视时间:零或无穷——在这里,谁还需要电视呢?要么开着,不看。

快餐店:无。

步行速度:用走字都夸张了,应该叫遛达。

酒精度:66度以下,各种度数、各种酒都喝。

作息时间:晚九朝五。

云南丽江纳西古乐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一半人专门负责上班,另一半人专门负责逛街。

跳槽频率:零。本地人全是不跳槽的,外地人根本就不工作。

身体运动量:如果伸懒腰和划拳也算的话。

手机通话状态:总是在大谈特谈理想、心情、抉择和享受。

婚恋状况:艳遇多过失恋。即使你什么人都没爱上,这里的时光也是柔软的。

享受慢生活 盘点国内最懒的六座城市(组图)(2)

西藏,是否是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图片来自新浪微博)

NO.2 拉萨在八角街和转经轮前吸氧

评语:想在西藏寻找人生转机和变局的人都来到了这里;它的藏族风情与宗教气氛令人觉得工作是一种俗务;从拉萨回去后许多人辞职了。

电视时间:近似零——人们在八角街和转经轮前吸氧。

快餐店:无(路边的酥油茶排档不算)。

步行速度:随便走,多数人没有急切的动机。

酒精度:偏高;这里的酒风也不是盖的,且饮酒驱寒。

作息时间:不定,但极端个人主义。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没有上班时间,出门不是爬山就是逛街。

跳槽频率:当时是零,离去后是90%。

身体运动量:少;因为缺氧。

手机通话状态:可有可无;一则信号不太好,二则另有世面可见。

婚恋状况:游人中偶尔有一两对驴友成恋人。

享受慢生活 盘点国内最懒的六座城市(组图)(3)

成都人的休闲生活

NO.3 成都一座不想离开的城市

评语:以生活魅力荣登中国第四城,号称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有娱乐精神,消费欲强过创业欲;边吃边喝边工作,或者吃吃喝喝就是工作。

四川成都青城山

电视时间:少;因为打麻将和泡茶馆时间多。

快餐店:少(无所不在的排档和麻辣烫不算)。

步行速度:慢;所以买车也只买小小型的车就够。

酒精度:高;微醺在此是一种生活美好的状态。

作息时间:保守的时间表,但经常不准时。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旺;感觉是全城在轮班逛街。

跳槽频率:低;但有不少人跳槽离开这里到更忙碌的城市去。

身体运动量:少;打麻将不应该算吧?

手机通话状态:更像一种时尚。

婚恋状况:擅于调情,享受恋爱,不忘婚姻。

享受慢生活 盘点国内最懒的六座城市(组图)(4)

厦门如此小资

NO.4 厦门生活节奏松弛

评语:悠闲生活节奏并不妨碍厦门成为中国城市竞争力强劲的城市;厦门有天时地利和充分的开放度与外向度;当然,更有大海和生活。

电视时间:多;厦门人有本土观念。与此相应的是年轻人不太愿到外乡就业。

快餐店:少(海鲜排档不算)。

步行速度:慢,这里有全国数一数二的漫步环境。

酒精度:不高;厦门酒风温和,规矩是“敬酒的干杯,被敬的随意”,本地把酒当药,俗语“小酒小人参”。有时也行酒令划拳,但基本不滥饮滥醉。

作息时间:按部就班。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偏少;因为人口本不多。节奏松弛如鼓浪屿若隐若现的钢琴声。

跳槽频率:一般;因为工作竞胜的野心较淡。

身体运动量:正常;因为有余暇。

手机通话状态:工作与闲聊。

婚恋状况: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型,不过激,不眼高手低。

享受慢生活 盘点国内最懒的六座城市(组图)(5)

这不是巴黎,不是莫斯科,不是泰国,这是哈尔滨。

NO.5 哈尔滨休息时间比工作时间多

评语:哈尔滨人露财,爱穿爱喝爱面子爱交朋友,与工作比起来他们更会享受;总想挣大钱不屑挣小钱;此次中央“振兴东北”国策应该能造就更多的工作机会,并提升工作热情。

电视时间:多;生活在室内的时间相对较多。

快餐店:少(这不是东北菜的风格)。

步行速度:慢;女人要展示男人要养眼。

酒精度:高;不喝会被人当狗熊踢出去,喝了会被人当烂泥拖出去。据说,哈尔滨人一年光喝啤酒扔下的“易拉罐“就可以造三座松花江大桥了。

作息时间:休息比工作多;全国21个城市的居民生活节奏调查显示,与上海的生活节奏比,哈尔滨人每天慢了1.8小时。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一般;与气候有关。

跳槽频率:低;因为好工作机会不多。

身体运动量:尚佳;至少夏天有街头露天舞会、周末有太阳岛野游、冬天有滑雪溜冰。

手机通话状态:闲聊型。

婚恋状况:恋爱高消费,结婚高消费,“素婚”少。

享受慢生活 盘点国内最懒的六座城市(组图)(6)

北京胡同

NO.6 北京一座慵懒而又拥挤的城市

评语:与北京占有的资源和天时地利人和相比,北京人的表现算是懒的;这个城市永远不缺侃爷,不缺民间思想家,不缺策划大师,不缺私家车和堵车,只缺更多的行动和更高的效率。

电视时间:多;北京人关心国家大事和小事。

快餐店:多(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就是从北京开出来的)。

步行速度:慢;一种原因是因为北京人口的平均年龄比深圳大了近10岁。

酒精度:高;以二锅头为标志。

作息时间:保守的时间表,经常因塞车受影响。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多(想想北京人口数量仅次于上海)。

跳槽频率:高;北京太多好企业了,白领阶层庞大。

身体运动量:一般;挤车不算吧?

手机通话状态:忙音,忙音,都在谈事呢。

婚恋状况:结婚多,离婚也多,部分处于“《手机》电影综合症”状态。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