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特供”是食品安全最大敌人
时间:2011-09-19 10:10:50  来源:东方网  作者:鲁宁 

延续60余年被百姓戳脊梁骨的“特供”,在食品安全遭遇“四面楚歌”的残酷现状下,究竟以何种丑态存在与蔓延?一直是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纠结之一。

输入“中国特供制度”上网查询,瞬间跳出102万个搜索结果。翻阅这些年的报纸,对专为少数人享有的“特供”丑闻也不时有所揭露。然而,这些“搜索结果”抑或“揭露”似乎都不权威,未能撼动“特供”背后的“特权”本质。

而上周五,新华社发布《“特供菜”内幕:浙江少数权力部门在山区建绿色农供基地》的调查报道,公开揭露“特供”不但真实存在,而且已发展到无所顾忌和巧立名目的程度。在此,有必要对被新华社记者“逮”个正着的浙江省农业厅(本身就承担监管食品安全之责)、水利厅、国土资源厅等少数权力部门作“二次曝光”。

必须在此作简要阐述的是,与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背道而驰的“特供”,在食品安全令百姓摇头叹息的今天,与食品供应短缺的计划经济年代相比,仍然有“质”的重大区别。

早报评论员是食品短缺年代的过来人,那时大多数主副食品都采取凭票限量供应,一定级别的官员和某些统战人士,在票证之外,可享有不同程度的“特供”,也即他(她)们在普遍的限量供应之外,每月可再多拿到少量的肉、蛋、糖之类的“额外配给”。简言之,那时的“特供”虽说也系特权思维作祟,但终究第一需要自己花钱买,第二数量也受严格限制。加上那个年代缺乏信息传播手段,绝大多数百姓都被蒙在鼓里,社会倒也“相安无事”。

今天的“特供”则不然。维持“特供”不是仅为“多吃多占”,而是为了既吃得便宜又吃得健康安全。

所谓“便宜”,拿浙江省权力部门在素有“林海仙境”之称的浙西南深山区所建“七山头土猪”养殖基地为例,除享有每公斤土猪猪肉多6元钱的“特供收购价”外,还享有特权部门每头猪200元的专项扶持款。这仅是一例,那名目繁多的“特供基地”建设,皆打着“富民、脱贫、生态、有机”等旗号,所动用的皆系本该真正用于山区农民扶贫脱困的纳税人之血汗钱。我们相信,这些血汗钱通过政府转移支付用于该用之处,广大纳税人绝没有意见。但倘若仅用于谋取少数人的食品安全,请问哪个纳税人会心甘情愿?!

建立于“特供”之上的“安全”,其社会影响更为恶劣,它与胡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我们从不否认这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为治愈食品安全“大面积溃疡”所做的种种努力。但我们不能不忧心忡忡地严肃挑明,只要专供少数人享有的“特供”继续存在(还不涉及其肆无忌惮之蔓延),绝大多数老百姓所依赖的“普供”就一定问题多多。一言以蔽之,“特供”是中国食品安全的最大敌人!

“特供”一日不除,食品领域的“假、冒、伪、劣、毒、坑、蒙、拐、骗、次”就一日难除。怎么办?老百姓都瞪大眼睛等着政府决断!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