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生态城建设歧路:生态造势 地产造城
时间:2011-09-16 10:27: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9月初,北京市发改委发布了该市《“十二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规划》,备受瞩目的门头沟生态城成为北京绿色建筑的试点。去年,门头沟区与远洋地产、中水集团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欲引进1500亿元投资打造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城。

  近年来,一个个生态城项目此起彼伏,同时规模越来越大:河南新田生态城、长沙生态城、山东黄河生态城、中国知青生态城等,已初步成形或正在开建;重庆两江生态城等项目正酝酿上马。

  但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生态城建设却呈现另一张“脸谱”。中国社科院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张昕竹向记者表示,“尽管高层重视生态城,但在各地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很多都是挂羊头卖狗肉,打着生态的名义,进行着大量的房产开发。”

 以“生态”之名

  张昕竹说自己看过很多的生态城项目,但基本上都是打着“生态”这块牌子,与以往的房产开发别无二致。

  他向记者分析,一些地方政府想找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一些穷的地方,想通过加入“生态”这种元素实现突破。

  一个明显的佐证是位于河南荥阳的新田生态城,该生态城占地7平方公里,由河南新田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目标是打造成商贸、文教、娱乐设施配套齐全的城市。新田置业公司一位崔姓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生态城项目现在还没有做,我们也没正式推,估计需要八到十年时间才能建成。”

  但记者了解到,围绕新田生态城的售房信息,已经铺天盖地。资料显示,这里将被建成2~3层低密度住宅、双拼、联排以及花园洋房。售房处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现在一期开发共有700套,年底开盘,价位与市场同类楼盘接近。她表示生态城已与一些高级酒店签约,这里还将建成生态商业区等。

  按照前述崔姓负责人的说法,新田生态城的生态规划还没有做。但即便如此,这丝毫没有影响这里以“生态”为噱头进行的楼盘销售。

  伴随着生态城的持续升温,对于生态城应该重房产还是重生态的追问同样没有停止,在专家看来,目前进行的生态城已经变了味。

 无“标准”之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龚益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追根溯源,出现生态城变味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利益驱动,二是很多人不知道真正的生态城该建成什么样子。

  按照“生态城之父”埃罗?帕洛海莫的说法,生态城首先应该不污染环境;其次,节约地使用自然资源;另外,建筑必须要与自然相融合。对于理想的生态城,他认为 “应有一套崭新的交通系统,所需要的能源靠风力、太阳能和生物质燃料来提供。同时,所有的食物从附近就能获得;建筑都是节能的,所有的物质都是循环使用和可回收再利用的。”

  事实上,当“生态文明”被作为城市建设要求提出后,嗅觉灵敏的开发商往往将“生态”作为一种低价拿地的策略和吸引眼球的噱头,对于生态城市的理解,并没有人能够给出明确的定义。

  社会对“生态城”的普遍理解仍只停留在“环保”、“节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等词汇上,至于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符合生态城要求,始终没有一个量化的衡量标准。

  这一现实状况造成了各地纷纷建生态城,各地又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想象去造“城”。譬如中新生态城强调其主要特点为绿色交通系统,直接饮用水、绿色建筑以及注重清洁能源。而崇明东滩生态城则主张碳排放量为零,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天然能源,打造自然循环系统等。

 延伸阅读

 天津中新生态城样本

  即便是被业界给予好评的天津中新生态城项目,也一直存在生态问题,并未能很好解决。

  根据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洪远的研究,生态城的建设需要解决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区地处蓟运河、永定新河汇流入海口的东北部,距海岸线不足1km,为海积低平原区,湿地是该区域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规划区内及周边区域分布着众多的水塘、水库、洼淀以及盐池、滩涂等多种湿地类型,水面面积率高,目前受开发扰动较少。

  生态城建成后,规划2015年人口达到20万,2020年达到35万。人口数量和密度大大增加,将会导致区域的生态系统结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主持了天津生态城规划的设计,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区位角度而言,天津生态城的选址欠佳,主要是对当地的湿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9月7日,杨保军刚刚考察了天津中新生态城,他表示除去对湿地的影响外,总体而言这里的建设与预想的“合拍”。

  杨保军认为,生态城坚持的原则有,以保护为核心的自然生态原则;以宜人为核心的社会生态原则;以高效为核心的经济生态原则;以和谐为核心的复合生态原则等。

  他说未来门头沟可能建成一个真正的生态城。那里将设立一个研究机构,专门研发生态城所需要的技术。研究机构中有一个实验室,可以了解生态城如何进行运作。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