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陈泰然:推进城市化 何必“农转非”
时间:2011-09-13 10:10:04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陈泰然 
    中国面临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化问题,在最新一轮的城市化热潮中,重庆市个别高校强迫农村毕业生转为城镇户口,并且将高校“农转城”工作成绩与奖励考核体系相挂钩,同时对于“不配合农转城”工作的学生干部予以“停职”处分,重庆以这一系列城市化组合拳,再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发生在重庆高校的“劝转”只是重庆宏伟城市化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早在今年的7月29日,重庆官方就开启了“全国首次最大规模的户籍制度改革”(重庆市长黄奇帆语),计划今明两年内新增城镇居民338万人。而今明两年的重点正是农民工、农村籍大中专学生群体的户籍问题。在新政颁布的第一个月非常顺利,据重庆晨报报道,截至2010年8月31日,全市共办理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4.47万余人,整户转移9528户,平均每天转户1445人,不可谓不成功,但是在解决农村籍大中专学生群体的户籍问题时,出现了问题。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虽然重庆市政府一再澄清高校“农转城”只是目标不是任务,也反对与奖惩挂钩的做法,但是这并不能推掉多少责任,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中,对于下级官员来说,上级领导定下的目标就是任务,就是政绩考核的标准,就是升迁与贬谪的依据,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下级官员往往竭尽全力,尤其是在挤压更底层就能完成目标时,祭出任何招数都不为怪。
但是此次问题出在农村户籍的学生们竟然对送上门来的城镇户口不以为然,这似乎有些反常,历届毕业生毕业时,往往最在意的就是得到一个所就读高校的城镇户口,以换得今后就业生活的一系列便利,这次重庆的学生们究竟是怎么了?究其根源并不复杂,还是在“利益”二字——这些农村户籍的学生在自己的家乡都是有宅基地、集体土地的使用权的,同时可以享受村集体经济分红、征地补偿、回迁安置房等收益,而一旦同意“农转城”则意味着自动放弃了这些,同时也不能再享受政府征地时给予的拆迁补偿费。而在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增加,一线城市房价高居不下的背景下,那一纸城市户口很难说给毕业生们怎样的实际生活保障。两厢比较,在虚头巴脑的“城镇户口”和经济实惠的“农村户口”中怎样选择,就很明显了。由此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希望尽快推进城市化的意愿和公民的自身利益发生了矛盾。
    城市化的进程是个趋势,注定不可避免,而公民的自身权益也不能漠视。有论者认为重庆市掀起大规模的户籍改革制度除了要“敢为天下先”的心理使然外,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政府大规模推进“农转城”的真正目的是看上了农民的土地,并且“兵不血刃”的将其据为己有。因为如果以征地的方式推进城市化进程,政府必须支付给农民一笔不菲的补偿。而让农民自愿成为城市居民,就可以避免因为征地而引发的诸多纠纷。对此重庆市长黄奇帆理所当然的予以驳斥,他认为“这是很荒唐的一种判断”。我相信黄市长并非看重农民的土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全国首次最大规模的户籍制度改革”客观上确实将释放大量的农村闲置土地,所以也怪不得旁人说三道四了。
     清者自清,并不是瞄准农民土地的好政府一定可以自证清白。现在重庆的户籍改革的核心是“以土地换身份”或者“以土地换福利”,但一方面这种交换无法保证公平和等量,另一方面,农民为什么必须放弃现有的权益才能换来城市的福利?这样的捡到芝麻丢了西瓜的交换,是否真的是“城市化”的本意?对此,上海的傅蔚冈先生提出了真知灼见:能否让农民“带着土地进城”?我对此深以为然,为何不能让农民既得到城市的福利和工作机会,又同时享有在农村的权益呢?中国的城市居民和官员在享受了几十年的“城乡剪刀差”之后,为什么不能和农民分享城市福利、而一定要让他们割肉来换呢?
    我们可以理解的是,农村户籍的毕业生们并非拒绝城镇户口,而是不想让自己的权益收到更大损失、或者“得不偿失”。黄奇帆市长曾经说过,重庆户籍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农民工与城市人口享有同等待遇,解决其子女教育问题,养老问题”,而重庆又是全国公认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发展之地,既然如此,不妨在户籍改革进程中,探索一条新思路。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