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收藏茅台”的辩解令人恶心
时间:2011-08-13 23:54:40  来源:新华网  作者:叶红红 

        近日,有消息称温州甬台温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花了60多万,派人到贵州购买茅台酒用以招待客人。公司的有关人士向当地媒体回应,承认去年确实花钱买了茅台。该人士称:由于茅台不好买,经公司领导研究同意后,去年公司办公室确实购买了一批酒,作为长期收藏使用。到目前为止这批酒绝大部分存放在公司库房里。(8月12日《钱江晚报》)

    此前,中石化天价购酒事件已经为网民所诟病,喝酒的理由千千万万,但“购茅台作为收藏用”却是头一遭,如此解释实在无法让人信服。

    一个从事高速公路的国企,跟“收藏茅台”毫无关系和瓜葛。“收藏购茅台”又意欲何为?难道说茅台如同黄金、国债、房产一样,作为一种实物具有保值增值之效,“收藏茅台”具有投资之义?如此而言,如茅台之类的极品白酒可谓多矣,与之并肩媲美者举不胜举,何以独青睐于“茅台”?

    购酒喝酒已经令人愤怒,“购酒为收藏”的荒谬则是对公众智商的污辱,既无知也无耻。无知的是,此种借口完全背闻逻辑,连起码的事实都不顾及;无耻的是,既有作为完全不在意公众的情感,与其说是解释,不如说是一种嘲弄,言下之意是,我购了,我喝了,我就这么说了,你能拿我怎么办?无论是无知还是无耻,其本质都是无畏。当事者揣着明白装糊涂:喝酒者跟监督者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民意再沸腾也无以为用。

    此事透露出的更深层意思是,“购茅台喝茅台”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喝茅台对普通人来说或许很奢侈,但对公权者和国企来说却稀松平常。管得了茅台,管不住喝酒的嘴,一次次曝光的结果,就是让吃喝的嘴变得更加隐蔽而已。

    “我为收藏购茅台”的辩解令人恶心。比之而言,产生这种心态的现实背景更令人忧心。没有出于对民意的基本尊重,“自话自说”的解释者就会拿胡话、假话和浑话敷衍,明着挑逗受众的心理底线。在财务没有公开的情况下,喝掉的就说是退购了,没喝的说是收藏,公众又拿什么去监督去验证呢?监管硬不起来,违规就会猖獗。只有在问责上更加严厉,在财务公开上更加透明,在管理上更加规范,让社会公众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才能在与被监督者的博弈中更加有利,并因监管效力而获得基本的权利尊重。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