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08 12:23:10
来源:城市化网 作者:穆青
参观团部分成员
在第十个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更是红军长征哈达铺胜利会师九十周年之际,世界乡村复兴大会组委会、北京市生态农业产业协会、重庆市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会、四川万胜景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组织党员干部及会员代表10余人,专程前往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开展“弘扬长征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主题党建活动,通过实地瞻仰、重温历史,进一步牢记初心使命,激发新时代乡村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敬献花篮
上午10时,全体人员在纪念馆红军长征纪念碑前肃立默哀,敬献花篮,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纪念馆内珍贵的历史文物、照片和场景复原,详细了解了1935年中央红军途经哈达铺时,“加油站”决策的历史意义。
参观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1935年9月20日至21日,党中央在哈达铺休整期间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确立了红军北上的落脚点,为陕甘支队改编和挥师北上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会议明确了将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成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关键转折点。
哈达铺是红军长征的重要集镇,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先后于1935年9月和1936年9月两次到达此地。这里不仅是红军休整、整编的基地,也是扩红和决策的重要场所,承载着红军长征的珍贵历史信息。
参观邮政代办所旧址
在哈达铺老街,参观团成员参观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邮政代办所旧址。1935年9月,红一军团侦察连长梁兴初在此发现了一批旧报纸,其中《大公报》等报刊登载了陕北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为中央红军指明了前进方向。毛泽东同志看到报纸后激动地说:“红军有救了!我们离那个家,那个理想的根据地,只有1000多里的路程了!”这一发现被誉为“一张报纸定乾坤”,成为长征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参观领导人居住旧址
大家还参观了1935年9月,周恩来同志亲自选定的毛泽东、张闻天同志曾居住的义和昌药铺,以及刘少奇、王稼祥等领导同志的临时住所。在这里,毛泽东同志与张闻天同志共同研究报纸上的信息,最终作出了“到陕北去”的重大决策。药铺内陈设简朴,仍保留着当年的风貌,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革命领袖们的智慧与坚定。
刘首文书记与刘琳馆长会谈
下午,参观团一行同志与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馆长刘琳进行了座谈。刘馆长详细介绍了纪念馆在红色文化传承、文物保护及社会教育方面的工作,并分享了近年来纪念馆在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经验。参观团团长,世界乡村复兴大会执行主席、组委会主席,北京市生态农业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重庆市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刘首文书记表示,哈达铺的红色精神是乡村工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协会将积极借鉴纪念馆的经验,将红色基因融入乡村生态产业现代化实践,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双方还就未来合作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推动农业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参观哈达铺老街
在参观过程中,许多细节让代表们深受感动:
纪念馆内陈列的一盏马灯,是红军战士在夜间行军时使用的。灯光微弱却坚定,象征着革命先辈在黑暗中前行的勇气。
义和昌药铺内,毛泽东同志用过的油灯和书桌,仿佛让人看到他在深夜思考红军前途的身影。
邮电所旧址前,讲解员讲述红军战士发现报纸时的激动场景,让代表们感受到历史转折的震撼。
当地群众为红军缝制的布鞋、送来的粮食,展现了军民鱼水情的深厚情谊。
刘首文书记题词
活动结束后,所有党员代表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响彻纪念馆广场。刘首文书记应邀为纪念馆题词留念:“弘扬长征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参与人员纷纷表示,此次瞻仰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未来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三农”事业,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