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7月06日 来源:京华时报 6月的最后一天,广渠门15号地的拍卖比正在热映的《变形金刚2》还火爆。当天,央企中化集团的子公司方兴地产以40.6亿元天价夺地,刷新了一周前中国电子集团下属成都中泽置业以19.6亿元竞得奥运村乡地块的纪录,制造了新的“地王”。 央企成为抢地热潮中的主力军,这在中国房地产十几年的市场化进程中是从未出现过的现象。美国资贷危机的阴影尚挥之不去,国内公众对房价过高伤害民生的讨论正一浪高过一浪,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差钱”的央企以疯狂的姿态入市,看上去显得相当诡异。 上文提到的两家开发商,其入行时间和开发经验与华远、SOHO等公司不可同日而语。它们凭什么一砸几十个亿不皱眉头,把潘石屹都吓一跳?合乎逻辑的解释可能有两种:其一,这些央企可投资的钱骤然增加得太多,它们对自己主业的前景却并不看好,反而认为房地产业更有利可图;其二,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将更加强化,不再被看成是“完全竞争、高风险”行业,因此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资本欲在此领域加大投入以争夺主导权。 不过,不论是央企钱太多而投资房地产,还是国资将“主导”房地产市场,都并不是好事。它预示着三种让人担忧的局面: 第一,在国家信贷扩张期,央企成了最大、最直接的受益者,而央企却拿着银行的钱争先恐后地买地进楼市,这只能说明,国有企业信贷额度的猛增是一种效率低下的资本配置方式,它会加剧国企的低效率膨胀,同时势必会分流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量。 第二,如果说连央企都觉得干其他的都不如炒股、炒房、炒地赚钱,这恐怕只能说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有待进行大的结构调整。 第三,央企在楼市集体狂欢将为房地产泡沫膨胀推波助澜。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无法永远脱离经济基本面,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也无法脱离链条终端——购房人的承受能力。今年以来,在房价略有回升的情况下,各类物业的租金都呈下滑趋势,房价与租价的背离越来越明显。这说明,当前的房价已经严重超出了市场的消费水平。 所以,央企频频制造“地王”不是什么好苗头,这些“地王”只会比上一轮楼市泡沫中由民企所主导的“地王”危害更烈。央企拿地时的“不差钱”,可能会给新一轮资产泡沫埋下隐患,值得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