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让考核顶着干部往前走
时间:2018-01-12 10:59:36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魏寅 

    分季度、全方位强化考核,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约谈提醒,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会为”问题……据报道,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吉林长春创新市管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并根据考核结果先后组织调整干部346人,其中近百人被免职。“干部不干事,真会摊上事”,如此动真格的考核,引发社会关注。

  真考核、动真格,强化了考核的严肃性,也促使人认真审视考核的重要意义。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政绩考核是指导工作的“指挥棒”、评价工作的“度量衡”、选拔任用的“风向标”。其作用发挥得如何,关键要看“考”出了什么,“核”实了什么。早在600多年前,明代官员李介就曾提出“考核必真”。只有动真格,从严要求、突出“实”字,真正考出干部“有多能”“哪不行”,并以此为依据,让能者上、庸者下,才能激发干部动力、层层传导压力,让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蔚然成风,让不愿为、不会为、不敢为失去市场。

  面对考核方法的变化,长春当地干部道出真实感受:“现在压力是一股劲顶着你往前走。”的确,考核一旦动了真格,把“成绩单”往那一摆,谁干得好、谁干得差便一目了然。那些马虎应付、得过且过的“混事者”,宁可不做、决不做错的“推事者”,不推不动、踟蹰不前的“拖事者”,一下子全被曝光于阳光之下,岂能还好意思将“为官不为”进行到底?而那些勤勉尽责、踏实肯干的人,则不用担心组织发现不了自己的工作实绩、工作亮点,因为科学高效的考核“本身就是一种与组织对话的方式”。因此,重视做好干部考核,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优化考核机制,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意义深远。

  应当看到,现实中,一些地方在落实政绩考核的过程中,仍或多或少存在失真失准、不严不实等现象。有的单位考核标准空泛,难以准确衡量干部的实际表现;有的单位考核手段单一,热衷于“填表考核”“材料考核”;有的单位把考核口号喊得山响,等到干部选配、任免、奖惩时,却不敢动真碰硬;有的单位年终考核“一锤定音”,不注重日常动态,难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凡此种种,都反映出对考核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在行动上也没有做到动真格。长此以往,只会消解考核的权威性、公信力,无法充分发挥考核应有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让考核回归价值本位、激发更多正能量,关键还是靠制度创新。在江西景德镇,当地就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向社会征求意见,并以此为依据分类设计“逆向民主测评表”;在江苏南通,有关部门在领导干部“德”的评价指标中设置正反两个层面,让考核考出差别、考出问题。各地积极的探索尝试表明,只要高度重视、认真谋划、矢志创新,就能更好激活考核的正向效应,为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新时代,亟待党员干部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着力完善政绩考核机制,用好用活考核这根指挥棒,我们就一定能不断提升“愿为”的思想觉悟,增强“善为”的实际本领,激发“有为”的内生动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