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挤干空心材料的政绩水分
时间:2018-01-08 09:33:3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斌 

    无论是写领导讲话还是整理文件报告,必须让文章合辙押韵、对仗华丽;到哪里都有专门负责写材料的人,连科级单位都设了“办公厅”;三五百字就能说清楚的事,硬拉到两三千字,大谈特谈领导如何重视……有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文牍主义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严重,“空心笔杆子”问题应当引起警惕。

  应该看到,重视写材料、重视“笔杆子”,不仅是行政流程的必需、推动工作的必要,很多时候也体现出党重视理论工作、文宣工作的优良传统。但不是任何材料和“笔杆子”都值得推崇,沾染上不严不实作风的材料,沾染上形式主义习气的“笔杆子”,不仅影响实际工作,还会在人民群众眼里造成“语言腐败”“风气污染”。正因此,提倡务实文风、力戒空话套话、反对文牍主义、重视调查研究,向来为我们党所重视。

  “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的要求,自上而下、涤荡全党,形成了一种改文风、转作风的鲜明导向和强大声势。自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在中央领导集体的率先垂范、大力推动下,各级各地各部门积极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呈现许多新气象、新成效。但中央三令五申,整改层层发力,为何“空心笔杆子”人人喊打却依然大行其道?

  从表层看,整改不力是重要原因;从深层看,附着在各类材料上的“回报”,构成了材料注水、材料造假的内在诱因。在不少人那里,写材料不是为了工作,而是写材料本身就变成了工作。比如,工作落实中,“实干不行,材料来补”“‘兵马’未动,‘材料’先行”,用总结材料包装工作实绩,是很多干部雷打不动的观念、很多部门屡试不爽的招数。而到了干部考核时,善编能吹的“笔杆子”被不断提拔,那些真正冲在一线的实干者却被忽视和冷落,进一步刺激了一些人“材料出官”的念头。

  用材料“说话”、拿材料“邀功”的问题,照见弄虚作假的错误政绩观,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邪气,这也充分说明,改作风一刻都不能懈怠,好文风永远在路上。深入来看,“空心笔杆子”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欺骗性,惯于运用“政治正确”的幌子遮蔽基层真问题,善于运用大话套话空话掩盖工作不作为,正是这一轮“四风”新表现的突出典型。“笔杆子”空心化,实际上是工作空心化。因此,认真梳理和纠治“注水材料”,挤干文字游戏里的“政绩水分”,是这一轮查找和整改“四风”突出问题的重要任务。

  前不久,有记者调查发现,中西部一个乡迎接扶贫检查团,仅表格、材料等的打印费就花了10多万元。扶贫检查为什么这么“纸来纸去”?就是因为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要挤干“材料政绩”的水分,应注重体制机制改革的托底。从技术层面讲,落实成效、数据真实性等关键信息,应作硬性要求,应有追责选项。从激励层面讲,用好考核指挥棒,奖优评先、选任干部,实干者先,不给不严不实、作风漂浮的“材料干部”留机会。从环境氛围讲,需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作风建设始终,形成有效抑制不良文风作风的制度约束、组织压力和社会监督。

  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唯实精神和实干作风的时代。是“虚”字当头还是“实”字挂帅,最终将关系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作为。摆脱“文牍主义”的窠臼,跳脱“材料政绩”的束缚,坚持以实绩为导向抓工作、促落实,才能用实实在在的成效,换来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