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老想出神童是“病” 不敬畏真相是病入膏肓
时间:2017-12-13 14:40:3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一陵 

    12月11日晚间,山东莱阳市教体局终于承认了“莱阳第二实验中学李某某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成功签约”为失实消息。

  如果不是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以及华南理工大学早前均否认向李某发出“考察函”,给了其最后的致命一击,这一幕可能还不会这么早到来。即便“神童”的故事引发了网络上如潮的质疑,不少主流媒体已经加入辟谣大军,麻省理工学院也回应称不会与学生主动签约,莱阳市教体局工作人员仍然言之凿凿,李某某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一事是真的,“我们看到了(签约的)照片,不会存在差错”。

  6岁开始研究软件,8岁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网站,研发了云计算平台,13岁注册成立公司,14岁被世界最顶尖大学录取,“创造了莱阳教育年龄最小考入世界排名第一大学的历史,甚至全省记录”。这样的“成绩”令人惊诧。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希望打造教育神话,来彰显教育政绩的心情似乎可以理解,但是搞事情不要太离谱,为了宣传,也要有基本的底线。

  李某某的简历漏洞百出,很多bug实在太过低级。比如,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的通知邮件为中文书写;展示的部分与高校的往来邮件中,发件人均为“David Lee”,收件人则为“我自己的邮箱”,落款、发件人等信息也不甚规范;获得的“亚太经合组织举办的ACPC国际大赛”二等奖,证书上的颁发机构却是WTO(世界贸易组织)。在莱阳市教体局公布李某某的这些“成就”前,难道就没有基本的核实吗?即便有所谓的证据,但也得分真假啊。

  在信息公布之前缺少基本的审核,也就罢了。面对如潮的质疑,拿着这么一堆丝毫站不住脚的证明材料,仍然坚持原先的结论,这种自信究竟来自哪里?这不禁让人怀疑:谁才是闹剧背后的导演?

  公众的质疑不是平白无故的。公众有质疑,至少说明可能哪里出了问题,这个时候尤其要抱着谦逊、审慎的态度反思问题。任何回应,都应该基于严肃认真调查的基础之上,而不能固执己见,继续信口开河。如果调查已经启动,还没有得出新的结论,回应也要基于已经发生的事实,切忌把话说得太满,给自己挖坑。代表政府部门的发言更是如此,背后关系的是政府的权威和公信。由此可见,早前莱阳市教体局的回应,缺乏最基本的诚意和敬畏。

  莱阳市教体局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总算低头认错,并向公众道歉。但这场闹剧已经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影响,尤其对相关部门权威与公信力的损害很难在短时间内挽回。

  总是希望出“神童”是一种病,而权力如果对民意、真相缺乏敬畏,是一种更严重的病。让政府部门认错、道歉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政府部门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而公众当然期待政府部门有错便改。如果认为认错、道歉有损自身权威,而不愿面临这种局面,那就应该在决策、执行前多做调查研究、多征求意见、多做靠谱的事,尽量避免犯错。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