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王涌慧:绿色建筑是趋势
时间:2011-04-28 16:42:07  来源:新浪网 

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建筑业近几年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我也感到住房城乡建设部对这项工作越来越重视,近几期“建设科技”杂志都在强调和普及绿色建筑有关知识和政策。绿色建筑也是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低碳城市等均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据统计,建筑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30%以上,今后比例还会更大。大家也知道,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们目前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我省每年开工近五千万平米建筑,竣工约两千万平方米建筑,我们靠什么来支撑啊?仅建筑物冬季取暖来一项,吉林省煤碳有一半靠外运,有的热电厂最急时仅存三天用量,能源形势十分严峻。城市的水、煤气、垃圾处理等方面压力也很大。作为我们从事建筑业人士来说,要思考,要扎扎实实做点事。近几年,我们也应该看到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效也是显著的,这也是我们建筑业工作者的光荣。

  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省全面开展了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请工作,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2010年我省编写并颁布了《吉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成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建立了我省第一批绿色建筑专家队伍。专家委员会成员由规划与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建材、建筑物理等专业相关技术人员组成;还确定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等6个单位作为我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技术依托单位。我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迈出了重要第一步。

  几年来,吉林省在建筑节能减排工作上迈出步子较大,“十一五”共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644万平方米;去年一年通过“暖房子”工程就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九百多万平方米。今年“暖房子”要完成2000多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十二五”我省撤并改造4000座小锅炉、改造4000公里管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并力争五年任务三年完,届时每年将节煤约原煤200万吨。到2013年全省将有近一半的既有居住建筑完成节能改造,有良好的社会氛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上升为重要民生工程。全省已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有8个,共55.5万平方米。

  另外,全省城市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了节能65%标准,地级城市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设计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已达100%,施工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99%左右。可以说这些工作都是绿色建筑的分支或子项,现在我们如何来把这些分散的工作不断完善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能够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前一阶段“低碳建筑业发展纲要”,确定了14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全面提升建筑节能设计水平

  (二)加强建筑施工节能降耗管理

  (三)大力推行住宅产业化

  (四)完善建筑节能维护结构体系

  (五)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

  (六)加快既有建筑的节能低碳改造

  (七)实行住宅全装修和装配式施工

  (八)全面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九)积极使用建筑节能材料

  (十)广泛应用建筑节能新技术

  (十一)促进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

  (十二)统筹城乡发展,提高村镇建筑科技含量

  (十三)推进分户供热计量改革

  (十四)大力研究提升和应用建筑施工新技术。纲要中心任务实际也就是要发展绿色建筑业,打造绿色建筑产品。[!--topsoarnews.page--]

  这也为我省今后做好绿色建筑有关工作奠定了基础,因为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面而有计划的推进。下步我们一是要全力营造氛围,二是要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从各项基础工作入手。从目前看我省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诸多方面的差距,我们要认识差距迎头赶上,从而完善绿色建筑法规、普及和构建全寿命周期的标准体系、大力开展相关技术培训、扩大绿色建筑示范、研究完善绿色建筑实用技术、工艺、产品、标准、材料体系、激励政策多方面入手,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绿色建筑工作。特别是要推动我省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要推动围绕绿色建筑的有关服务业要发展。力争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来取得成效。这一点省政府和厅党组信心是坚定的。

  发展绿色建筑首先要科学思考和解决的是认识问题,我的理解---绿色建筑—首先设计理念是从生态、环境、地域文化和气候特点出发的,在建造过程中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和消耗较少,特别是在所使用过程中—全寿命周期,对各种能源的消耗比较经济,自身产生的废物(污水、垃圾)经过有效处理对环境影响也较小。降低石化能源使用比例,多用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绝不等同于豪华建筑、高档建筑和所谓的漂亮建筑;更不能成为一些企业的一种宣传噱头,要让绿色建筑贴近大众,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下一步我们要研究吉林省建筑“能耗定额”尽量用数据说话。绿色建筑要走绿色之路,不能走豪华、高档之路,不能走入误区—成为少数人的专利。我们今天在座的企业家和专家应要有清醒的认识。许多人还认为绿色建筑就是高科技、现代化的建筑,也是高成本的建筑,这是不对的。要转变这种观念,必须加强宣传,我说的宣传不是喊口号,而是要通过事实来告诉人们,绿色建筑对于普通老百姓也是可以摸得着的,绿色建筑是可以大大降低建筑物使用成本的。提高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非常重要,没有认识就没有需求,事业也就没有生命力。

  其次要有一个专家队伍做技术支撑和保障。我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聚集了省内知名的工程技术权威和学者、大型建筑业企业专家,应做到产学研优势互补,更重要的是要有紧迫感,要看到我们的优势和不足,要为我省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绿色建筑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多年来,我省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成绩的取得源自于我们拥有一支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我希望广大工程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在实践中创新,紧紧围绕推进建筑业产业升级,走出一条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路,这更需要建筑领域各位专家和专业带头人引领和奉献。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