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刘世能:特色小镇的实践与培育
时间:2017-07-22 10:25:45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王淑静/编辑整理 


刘世能: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博士、北京富达尔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

  十多年来,我一直专注城镇与产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咨询工作,曾在政府机关、银行、投资公司、房地产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等多个领域工作,具有“官、产、学、研”的完整经历。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发现很多人都缺乏一种跨界思维,所以我将自身经验加以整合,于19年前开始建立城市发展智库,从事城镇与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自2016年8月份三部委联合发文计划培育一千个特色小镇起,各地特色小镇建设风起云涌。我认为今年小城镇的建设已到风口。曾有企业向我表示,今年要建设几十甚至上百个特色小镇。然而,特色小镇的建成至少需要四五年时间,仅凭一家公司根本无法做到。这说明,小城镇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认识误区。
  
  基于特色小镇的策划与建设,我想重点谈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如何理解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的认识误区

  当前,社会各界对于特色小镇的理解五花八门,以房地产公司为例,大多数房地产公司理解的特色小镇仅仅是卖房子,为小镇居民提供住房。今后的房地产还有很大的前景,所以,基于特色小镇来卖房子的想法没错。但未来小城镇如果没有生活方式的营造,没有良好公共服务的配套,想卖好房子很难。当前,对特色小镇的认识到底有哪些误区?一是将特色小镇等同于建制镇。实际上,特色小镇相比于建制镇,地域范围通常较小,且不一定具有行政功能,特色小镇重点突出特色和创新,因此,特色小镇与建制镇在概念本质上是不同的。二是将特色小镇等同于新城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新城区为城市建成区,有城无乡。而特色小镇是城乡结合体,强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因此新城区和特色小镇在特征、规模、产业以及发展方式等方面不同。此外。特色小镇的认识误区还在于它与旅游区、产业园区、美丽乡村、房地产项目等概念相混淆。

  ◎特色小镇的定义

  我认为,特色小镇是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灵魂,特色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为支撑,以营造新的生活方式为目的,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的创新型田园小城。

  首先,特色小镇一定是城市的一种,但它不属于城区,而是田园小城。其次,特色小镇的本质特征是生态良好、具有文化魅力和文化特色。第三,特色小镇有特色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为支撑,二者缺一不可。第四,特色小镇以营造新的生活方式为目的。当前,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出现不同社会阶层的变化,而特色小镇的核心是把城里人的消费引入小城镇,从商业的角度讲,是要赚城里人的钱,而不是赚农村人的钱。吸引城市人消费,就要围绕被吸引人群,营造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另外,特色小镇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理念进行建设,突出创新。

  中央政府对小城镇特色的总结我很认可。特色小镇即为:产业上“特而强”,功能上“聚而合”,形态上“小而美”,机制上“活而新”。

  理解小城镇最重要的是理解小城镇四大关键特征。其一,小城镇是由九大体系构成的复合型社会生态体系。其二,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和自然环境为基础。其三,特色小镇建设以政府的支持和投融资的支撑为依托。其四,特色小镇以产城一体化的综合开发为手段,强调综合开发,而非单一开发。

  ◎特色小镇的理想标准

  第一、特色小镇规模要适中。虽然国家规定三平方公里,但是我认为中国国土辽阔,各地的情况不一样,应因地制宜。

  第二、生态环境良好。绿色低碳,拥有健康的环境。

  第三、文化魅力突出。具有个性特色和人文精神。

  第四、空间景观宜人。布局和谐,拥有可品味的景观。

  第五、产业充满活力。主导产业突出,结构合理。

  第六、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具备人性化服务。

  第七、居住方便舒适。社区居住舒适,生活便捷。

  第八、社会高度文明。素质提高,社会和谐。

  ◎特色小镇的类型与建设关键点

  特色小镇有很多种类型,包括特色农业型、文化旅游型、新兴产业型、商贸主题型、养生养老型、工业主题型等等。比如:杭州基金小镇是以新兴产业为基础的特色小镇;北京周边围绕养生养老人群打造的康养主题小镇;一些商贸枢纽城市打造的商贸主题小镇;一些特色工业地区打造的汽车小镇、茅台小镇等;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以农业种植为主,把农业和二产、三产结合起来,可以打造特色的农业小镇。

  近几年,特色小镇的建设在全国铺开,专家们也各抒己见,但对某些观点我不太苟同,根据十多年来对于城镇化的综合跨界研究,我认为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该抓住五个关键点:

  关键点一:生活方式营造。营造人的生活方式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根本,而非农民的市民化。农民的市民化无法解决盈利问题,无法解决高端产业的发展问题。我们欢迎农民进城,但特色小镇的核心不是农民进城,而是城市居民下乡,其次是产业下乡。要留得住人,要有生活方式的营造,否则特色小镇只能以失败告终。

  关键点二:复合体系建设。特色小镇包含生态体系、社会体系、文化体系、空间体系等一系列综合性的复合体系的建设。涉及到医疗、教育、体育、文化、地下管网、基础设施、养老、农业、旅游、商贸等多个方面,单独的一家企业恐难做到。

  关键点三:跨界资源整合。没有跨界整合资源,特色小镇无法建设。有企业专门请城市规划院为其规划,在没有特色的地方开展特色小镇的建设,我认为这种做法是相当错误的。理由是投资大、周期长、建设慢,会把企业拖垮。

  企业投资特色小镇建设,不能仅仅按照详规、控规的指标规定进行,而是要解决特色小镇建设面向何种市场、设计什么项目组合、如何进行投融资、如何设计盈利模式、如何开发、运营等问题。没有提前解决好上述相关问题,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项目必死无疑。所以,特色小镇的建设必须要有方案设计、模式设计、标准产品设计等等。特色小镇建设持续时间长,一两年无法完成。因此,必须要有资源的跨界和整合。

  关键点四:商业模式设计。商业模式设计包括开发模式、投融资模式、运营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设计,而这种跨领域的跨界模式,过去大家没有从事过,大多数搞绿化只是搞绿化,搞农业只是搞农业。因此,特色小镇的建设,缺少合作的商业模式是很难成功的。

  关键点五:项目方案落地。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整合上下游资源要素,设计标准化产品,做好项目的方案策划,包括产业发展规划策划、开发建设策划、重点项目策划、 投融资方案策划、招商营销方案策划等,保障特色小镇的成功实施。

  总之,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该强调体系化思维,强调资源的整合。资源的整合包括四个方面:权力政府资本整合、金融资本整合、产业资本整合、智库资本整合。资源的整合能够解决政策与市场脱节的问题,从而解决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实际困惑。

  二、如何认识特色小镇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的四大误区

  第一、忽视策划规划。首先不重视规划;其次规划的体系不清楚;第三规划流程不规范。我国很多城镇建设存在“穷规划、富建设”现象,城镇建设初期不舍得对规划投资,未谋先动,导致企业身家性命紧系其中,一损俱损。

  第二、重视“硬规划”,忽视“软规划”。“硬规划”偏重建筑、道路、景观、市政等设计,使特色小镇在工程建设、总体布局、控制规划等方面符合国家和行业的一些强制标准,有其弊端和绝对性。而软规划城镇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方案,侧重以经营的思维进行完整的方案策划,此类规划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城镇发展方向、思路、模式、步骤和策略。在实际操作时,一定要先编制“软规划”,经过充分研究,明确发展方向、阶段、步骤、路径,进而再编制“硬规划”,通过空间、指标、工程等形式加以表现。

  第三、重视专项规划,忽视跨界融合的衔接。单纯的专项规划无法解决特色小镇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因此,特色小镇规划需要多行业、多领域的系统整体谋划。

  第四、重视机构资质,忽视专业机构能力。很多机构被资质所限,严重忽视其实际操作能力。

  目前,特色小镇的很多规划是缺乏灵魂、缺乏方案、缺乏抓手和步骤、缺乏盈利模式的“硬规划”,建成后的特色小镇无法带来人气、商气、财气。

  ◎特色小镇规划的意义

  规划有用吗?当然!以石景山的规划为例,我们为石景山服务了十多年,策划了60多个项目,提出了石景山的发展定位——CRD(即:文化、娱乐、休闲),对石景山的发展起到卓有成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石景山土地资源有限,国务院把土地交给首钢开发,通过我们对石景山区域发展的系统研究,对其老工业城区的改造提出切实可行的策划方案,指导石景山进行产业转型,逐渐引进了动漫、游戏、保险、金融等产业。十年前,石景山的重化工业占全区GDP的95%,短短十年之后,石景山的现代服务业已经占到85%,产业转型成功完成。

  第二、通过对重点项目的策划,将石景山仅为1.08平方公里的八大处科技园成功纳入到中关村科技园。

  第三、通过完整的方案策划,联合门头沟、房山等各方投资,经由南水北调进行水处理,实现了永定河的生态治理,将石景山打造成山水相伴的宜居城区。

  经过几百个规划的实践,我们发现规划的成功实施首先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其次要选对智库咨询机构,最后要有充分的社会资本支持力度。

  所以,特色小镇规划第一要理清思路,第二要统一思想,第三要明确策略,第四要确定模式,第五要征求上级政策支持,第六要整合资源。

  ◎特色小镇规划的流程

  第一,先不要做控规,要先影响政府,做好概念性策划,而不是概念规划。

  第二,办好手续,在规划部门办手续前要准备好方案。

  第三,办手续需要争取哪些条件支持?比如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分别需要多少?建设用地、林地、商业用地要多少?建筑密度、容积率等需要多少?所有问题要考虑全面。

  第四,特色小镇周边配套设施要建设好。

  第五,要争取优惠政策。

  概念策划要深入,要考虑后续经营,就要有开发建设方案,涉及到每个阶段的任务,包括空间功能分区、每个功能区的配比、项目组合、静态动态投资等等。通过概念策划影响控规、详规,然后系统谋划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招商引资,最后开展建筑设计。

  一个项目的流程包括可行性研究、战略规划、专项规划,最后是建设设计。

  三、如何打造特色小镇的特色

  特色小镇,其特色从哪些方面体现?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产业,二是文化,三是空间,四是生态,五是体制创新。

  ◎产业特色

  产业特色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中之重,产业特色的打造要结合当地的情况,突出其自然优势,进而打造其特色产业,实现主业突出、业态合理。特色小镇的特色最好具有唯一性,不能“百镇一面”。

  一位老板想在山西的一片农业区建四合院和小农庄式的特色小镇,原因之一是山西人家乡观念很强,愿意在家乡买房,但在北京买过高楼大厦的人还愿意到县城买房子吗?所以房地产要创新,不要清一色的高楼大厦,这是第一个商机。第二,当地有特色梨树种植,几百年的梨树景色非常壮观,土壤条件比较好,当地盛产的有机红薯、胡萝卜,都是养生养老需要的健康食品。旅游人群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周边县市人群,一类是外地旅游人群。因此抓住特色,围绕特色农业做文章,通过做强特色农业,营造特色乡村景观,做亮旅游,把农产品做成包装礼品,进而营造特色的生活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通过把农业和休闲度假结合起来,打造以梨为主题特色的产业链,特色小镇就建设成功了。

  ◎文化特色

  文化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文化资源,二是文化事业,三是文化产业,四是文化景观,五是文化活动。浙江的龙泉青瓷小镇,有一产、二产,也有三产。我们聚焦其传统的青瓷产业进行产业创新升级,为其量身打造特色小镇。重点围绕其青瓷文化底蕴进行深入挖掘。比如博鳌论坛,实际上是文化活动;茅台镇,酒是其产业特色也是文化特色。

  ◎空间特色

  贵州遵义乡村旅游建设得很好,结果其他村庄效仿建设,导致了审美疲劳,反而丢失了特色,所以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千篇一律。哈尔滨打造大型地中海风情特色小镇项目,北国雪乡搞地中海风情,这就是不伦不类,长期来看是没有生命力的。鞍山鞍钢的旧城改造,马路两边统一建十层左右高的房子,房子连房子,连一个小空间都没有,清一色的两堵墙,建筑毫无特色可言。

  ◎生态特色

  特色小镇的生态景观如何营造?两堵墙之间挂两个吊兰,就把文化味体现出来了,还有城市路灯的营造,都能体现文化特色。空间如何营造?我认为要真正以人为本,绝不能按照大城市一样建设,而是一定要考虑小城镇的山川地貌,因地制宜。有些山地小镇很漂亮,应该加以保留,增加山地营造的空间。比如三亚的空间特点就是山、海、河、桥、城,片面发展房地产的后果是导致城市建设缺乏特色,山的空间被破坏,反过来想补救比较难。

  ◎体制创新

  特色小镇运作机制要“破旧去僵”,做到“活而新”。莫干山的特色小镇,把丘、野、谷、岭、峰打造出来了,所以,特色小镇要因地制宜,生态特色要体现生态优美、环境宜人。此外,还要进行体制创新,做好相应的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小城镇的建设吸引力不足,就很难留住人。

  四、如何引入消费客群

  特色小镇要考虑市场化运作,考虑如何引入消费客群的问题。如目标客群如何定位?要面向哪些客群?目标客群的生活方式如何?如何满足目标客群的生活需求?产品组合如何构成?人气怎样导入?这些问题都要考虑在内。

  首先要研究目标客群。有一家做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公司,在北京周边拿到地,结果盖的房子卖不出去。经过分析发现,当地的房地产楼盘很大且没有绿化,人气不高。

  为吸引人气,建议由企业出资配套建设儿童湿地公园,再建一个儿童娱乐中心和儿童课外辅导中心。这些儿童设施完善后,人气聚拢起来了,土地逐渐升值,小城镇的房地产经脉也被彻底打通。之后再建设地下空间设施,提供医疗、生活、餐饮各个方面配套,吸引周边养生、度假的人群,再由当地人带动城里人来消费。

  其次,研究目标客群,就要研究目标客群的需求。以老人为例。研究老人的吃、住、行和养,要围绕老人的需求展开。我们小区一位老太太有三套房,自己住一套,其他两套无偿提供给儿童教育机构和信教的教徒做活动用,结果老人去世却无人知晓,这就是老人的孤独。还有老人的饮食,一些高血糖、高血压的老人可以活动,但无法自己做早饭,儿女不在身边,小区也没有提供相应的膳食。还有心理辅导、餐饮、医疗、活动等,都是老人的需求所在。居家养老也好,集中养老也罢,不同的养老模式都有不一样的弊端,理想的解决方式就是在城市周边打造特色小镇,先吸引年轻人来工作买房,再吸引老人来居住生活。第一是营造生活方式吸引老人,第二是解决盈利点单一的问题。

  所以,如何引入消费客群,如何设计目标客群需要的生活方式十分关键。

  五、如何促进产业发展

  政府、企业对如何发展产业的问题十分头疼。过去的高校没有产业经济学,我们国家研究产业的有两类人,一种是研究行业大势,另一种是发改委系统研究行业产业的人员,但是真正研究产业怎样操作,怎样进行市场化运作的人特别少。很多政府、企业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过分追求大数据、3D打印、机器人等时髦概念,没有自己个性化的观点主张。所以,我认为产业的选择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步。

  特色小镇产业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我认为包括四点:第一是因地制宜,第二是效益优先,第三是政策引导,最后是生态为重。

  产业选择最重要选择主导产业。选择一些关联性强、发展潜力大、规模效益明显、经济效益显著、技术创新显著、能够形成规模化且能够盈利的产业进行导入。

  产业选择要有产业链思维。比如农业产业链包括哪些环节?从生产、加工、流通到消费各个环节,可能发展哪些?结合当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如何延伸旅游、参观、体验、研发等功能,以产业链的思维打造适合当地的产业。健康养老产业链的构成也是一样,比如健身、地产、管理、服务、养老,几个方面都是相互关联和配套的。

  我们在山西一个最不容易发展小镇的地方做了实验,围绕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以及市场销售,结合旅游、体验、养老,延伸产业链,通过依托农业、提升农业、超越农业、三产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给当地经济带来良好促进作用。我们在江苏如皋打造石材小镇,通过将文化创意、平台支撑、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结合起来,把产业链条打通。

  产业发展有哪些策略?一是统筹发展、规划先行;二是转变思维、联动发展;三是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四是产业集聚、规模发展;五是区域互动、借势发展。

  产业导入应该遵循哪些策略?首先以人气为先,其次以商气为重,最后以品牌为主。

  河南商丘地处平原,缺山少水,当地政府想从人文找亮点,把灌溉水首先建起来,但其核心区六平方公里,只有八千万的建设费用,拆迁安置就需要一两个亿,根本实施不了。我们为其策划先导入人气,再引入商家,最后围绕当地消费,建设相配套的医疗资源、文化资源,通过人气为先的原则进行产业开发,效果很好。

  六、如何整合多方资源

  整合资源的方式一是搭建平台,二是整合资本,三是聚集企业,四是制定标准,五是树立典范。

  ◎如何搭建平台?

  我们国家的协会、组织并不发达,体制机制没有吸引力。我去我国的台湾考察,台湾的行业协会一般由几十人的团队在做服务,到了年底,产品展示会和投资交流会请企业报名参加,为其提供一揽子服务。我觉得真正的行业组织一定要有服务团队,一定要有模式以及专业机构的合作,否则平台没有生命力。

  ◎如何整合资源?

  平台不能太单一,最好有产业资本、智力资本、权力资本,实现多方共赢,防止过分雷同。

  ◎如何集聚企业?

  将养老、加工、绿化、教育、医疗等不同部门、行业、专业的资源整合起来,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跨界”合作,打造产业生态。

  ◎如何制定标准?

  打造什么样的主题特色小镇?我认为,特色小镇可以作为一个产品来打造。海南或者广东一些地区,有湖泊、温泉、耕地,但建设特色小镇都没有方向,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标准产品。标准化的产品设计是多元主体合作、资源整合的前提。

  ◎如何树立典范?

  要想推广一个产品,比如万达,过去别人卖房子的时候,万达去做综合体,建成之后快速复制,效果很好,因为有示范就有了生命力。所以,特色小镇的建设必须打造一个样板。我前年到山东菏泽去时,有一个公司利用废旧工厂做电商,一年内就完成了,招商了三百多家企业,还未盈利就已经吸引各地区部门参观学习,这就是典范的作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