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四、经验与启示
时间:2017-01-17 17:17:43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柳中辉 

  1、在顶层设计上要处理好四化同步、三产协调、两种路径的关系。浔龙河项目无论是在宏观政策层面,还是在微观项目操作方式上,都十分注重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规划的引领、支撑作用,从而避免了推进的随意性和发展的碎片化。该项目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了村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按照智慧村镇标准,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最终实现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结构重组的过程。项目充分挖掘自身山水秀美、地处近郊等优势,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产业,顺势延伸产业链条,构建集教育、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乡村地产等于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了三产协调。浔龙河项目的建设离不开长沙县工业经济大发展的核心带动,但与单纯的城市边界向农村扩张,农村被动接受要素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调整的外延式城镇化模式不同,其展现更多的是一种政府引导推动下,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主动调整结构,与大城市形成功能互补、资源共享、良性互动的内生式新型城镇化模式。实践证明,以农村区域居多的农业大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既要注重提升大中城市经济首位度,又要探索因地制宜、趋利避害、顺势而为的小城镇建设路径,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两种路径并驾齐驱,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2、权责归属上要处理好政府、企业和群众的关系。明确政府、企业和群众三方主体权责,进而形成建设合力,是项目在建设推进过程中取得的一个重要实践经验。该项目建设中,政府加快职能转变,以政策引导和推动为主,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起主导作用,同时整合多种资源,加大政策支持,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浔龙河公司是项目产业的建设者,通过将资本与农村现有资源进行有效融合,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城镇化效率和质量。群众既是新型城镇化的直接参与者,也是主要受益者。实践证明,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合理厘清政府行为边界,既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该管不管”。要充分尊重企业市场行为,采用市场运作形式,以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和水平。要充分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维护群众权益,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让群众平等参建、共享成果。

  3、利益关系上要处理好产权、投资和分配的关系。浔龙河项目推进过程中,地方政府积极引导企业遵循市场机制不断壮大规模,提升产业层级和区域辐射能力,带动产业、消费结构升级,为未来培育稳定、可持续增长的财源打下了基础,推动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延伸,也赢得了良好社会效益。企业在政府政策引导、配套设施完善基础上,拓展市场空间,可以获得预期的资本回报。群众通过获得土地集中流转带来的固定收入、城镇化带来的就地就业机会以及合理的集体资产经营分红等,实现了经济收入、生活水平的有效提升。浔龙河项目建设经验表明,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仅仅依靠制度刚性约束力,还需建立合理、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红利分享机制,营造良好的多方共赢、红利共享发展模式,才能有效激励各方主体,确保政府、企业、群众参建的积极性。

  4、发展方式上要处理好民生、产业和建设的关系。浔龙河项目的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很好地理顺了民生、产业和建设的关系:民生方面,土地资产化后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项目推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实现了就地就业,养老等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有了解决方案;产业方面,依据市场,建立了具有比较优势、有市场空间、有吸纳就业能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完整产业体系;建设方面,政府先行投资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企业专注投资产业,创造盈利预期,二者的良好合作增强了群众参建的积极性和热情。实践证明,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必须是人的城镇化,必须以改善民生为立足点,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坚持产业带动,把为农民创造均等的就业机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形成有效示范,特别是应以投资效率高、带动效应大的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

  5、破解要素瓶颈上要处理好土地、人才、资金的关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时,要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土地制度创新释放改革红利,在确保耕地不减、粮食安全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城镇土地流转机制和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体系,深入实施土地出让、租赁、作价入股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加速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产,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良好保障。要形成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吸引城市有技术、懂管理的技术和经营型人才“上山下乡”。要重视农民向市民转化过程中就业方式改变所带来的教育、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力度,帮助其增强就业竞争力。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形成合理投资回报,使社会资本乐于下乡。同时,要建立科学系统的“资本下乡”公共风险评估机制,避免出现与民争利的掠夺式“资本下乡”。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