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权威人士对楼市发声,你听懂了吗
时间:2016-05-10 16:13:30  来源:澎湃新闻网 

    时隔四个多月之后,权威人士再度发声中国经济。5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的文章。在这篇长文中,权威人士对今年一季度的经济表现,进行了全面、辩证的解读,并对当前股市、汇市和楼市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政策定调。

    关于楼市,该权威人士表示:“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这一阐述起码涵盖三层意义。

    其一,房地产的核心政策诉求依然是满足民生需求,而不是满足投资(或投机)需求。这预示着在有序加大保障房供给的同时,未来针对购买首套房的刚需人群,包括信贷在内的政策优惠仍将持续。这些政策均可从根本上体现房地产的民生属性。而针对二套房或多套房的房贷政策,未来则有可能相对收紧;差别化的房产税政策(首套房与二套房和多套房之间),未来也有可能会尝试全面推行,以抑制当前部分城市房地产过热的投资(投机)需求。

    其二,房地产“去库存”应是一个渐进的、以软环境构建为支撑点的过程,而不是急切的、以加杠杆为特征的“去库存”。这不仅表明当前决策层已意识到加杠杆“去库存”的风险,而且也在担心地方政府重复既往的土地财政依赖。因为,强调“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本身就是鼓励地方政府加强包括创业环境、科研人文、教育医疗、绿化环境等在内的软环境建设,通过制度创新,让地方政府构建起更适宜创业和就业的土壤,提升地方教育医疗和绿化环境的水平,让地方变得更为适合宜居。

    这样的房地产“去库存”才是健康、可持续的,也才是不会带来隐患的。否则,一味任由地方政府通过加杠杆“去库存”,不仅会固化地方政府的土地政财依赖,而且极有可能会因此堆砌起系统性金融风险。

    其三,针对不同地区的房地产调控,可能会实施差别化的调控政策。在整体防范新一轮杠杆式“去库存”可能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之下,针对不同地区的财政现状、房价表现,未来将实行包括房贷在内的差别化政策。具体而言,针对近半年来房价持续疯涨的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未来的房贷政策将相对收紧;而针对房价持续萎靡的部分三、四线城市,尤其是财政收支严重失衡的部分中小城市,未来的房贷政策则有可能保持现状,或配合产业政策再进一步适度放宽。

    为什么说,保持或适度放宽三、四线城市的房贷政策,未来有可能在配合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实施?这同样是担心部分城市高杠杆去库存所带来的风险。因为,归根到底,没有产业基础、没有人口集聚的房地产去库存,只能是短暂的,只能是风险的转移(从地产商和银行转移到个人),而不是基于激活内生需求的市场自然消化。

    总体而言,此次权威人士针对楼市的发声,尤其是针对加杠杆“去库存”的警示(假如搞大力度刺激,必然制造泡沫,这个教训必须汲取),给未来中国楼市乃至中国经济的健康可续发展,初步明确了方向和路径。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在强化其民生属性的核心政策诉求下,未来整体依然将坚持市场化的调控方向。楼市去库存未来也必须是渐进的、风险可控的、以激活内生需求为核心抓手的,而不是急切的、不计后果的、大搞杠杆风险转移式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