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2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城镇建设有望扩大内需
时间:2009-02-23 09:29:05 

 

小城镇建设有望扩大内需


中国只有农村经济得到充分发展,消费需求才能持续增长,才能真正扭转内外失衡的局面。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将是我国扩大内需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一、 小城镇建设的现实与长远意义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相关政策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2007年末全国共有建制镇19249个,分布广泛的乡村中心,并正在发展成为以农业服务、商贸旅游、工矿开发等多种产业为依托的、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2007年全国城镇人口达59379万人,小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20%上升到45%以上,2007年全国建制镇建成区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5459人/平方公里,小城镇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在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以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发展上,小城镇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1、小城镇建设会大大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
   小城镇作为农村区域中心,具有很强的集聚扩散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自然经济发展格局的瓦解,形成区域性经济、人口和公共服务的中心。在一定范围内将各种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现代化,推进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乡镇企业集约化经营,形成规模效益,营造良好的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2、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农民工就业面临更大的困难。小城镇可以成为吸收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小城镇与农村具有较密切的空间联系,就业成本和定居成本比较低,在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过程中,一方面,直接吸纳农民转换身份,从事二、三产业生产,使人口以及经济活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转化器”;另一方面,伴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住宅、环保等建设,投资需求也会随之增长,有一部分转化为农民工资报酬性收入,直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

3、促使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中央不但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相关规划,而且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由于农村居住分散,市场空间有限,中央投资建设的许多设施往往处于闲置状态或利用率很低,使得农村投资的效益低下,社会资金也缺乏跟进的积极性。发展小城镇的政策,可以将党中央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下乡等政策落实到实处,有利于投资项目形成规模效应。

4、有利于形成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农村消费新热潮
   从目前我国农民的消费情况看,基本生活必需品消费已经不成问题,汽车、旅游等享受型消费还远没有列入议事日程。目前农村住房消费存在着两方面的制约:一方面,由于现在农村年轻人大多具有外出打工经历,向往城市生活,不再愿意回到分散在田野之中的村组去居住;另一方面农民受传统思想影响,往往又故土难离。做大做强乡镇,把城市做到农民家门口,必能吸引大量的农民进镇。
   从江西农村情况看,目前乡镇城镇商品住房销售价约600元/平方米,而县城住房销售价为1800元/平方米,农民购买同面积住房,乡镇比县城可节省三分之二的成本,一百平方米的住房只要6万元左右,借助于银行消费信贷,绝大多数农民不需要政府补贴,都能够承担得起。而只要住房价格控制在农民能够承受范围之内,农民的住房消费意愿将得以极大的释放,农村住房消费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村家装、家电消费必然随之兴起。

5、有利于土地资源优化,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的乡镇多位于丘陵地区,村庄多位于可耕地。近年来农村空心村、空壳村越来越多,许多可耕地随之荒芜。随着村组的撤并以及农民向乡镇的集中,农村人口居住密度迅速加大,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将随之加快。耕地也将向耕种能手和企业集中,为实施机械化耕作、规模养殖等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6、可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
   裁撤部分偏僻、零散、人口稀少的村委会和村民小组,鼓励村民向乡镇集中,将新农村建设的重心放到乡镇,集中财力物力将乡镇做大做强,既可以提高农村公共设施的效率,又能够又快又好地改善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近年来农民进城已经成为潮流,县城公共设施压力极大,最突出的矛盾就是教育和卫生设施严重不足,县城中小学成班率逐年升高,多的每个班有90多个学生,而农村中小学有的班少的只有4、5个学生。加快乡镇城镇化建设既可以减轻县城公共设施压力,又可以配套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

二、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条件已具备
  “近20多年,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一个最引人注目的话题就是城市化。”黄玺庆说起城市化在中国的位置时说,城市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了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
  黄玺庆谈起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时说,城市化和工业化密不可分,两者是同步推进的,现在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工业化的国家没有开始城市化,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绕过城市化走上工业化的道路。由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联系,城市化在全世界的进程中,在所谓工业精神的带动下,以经济效益为先导,给地球带来巨大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
  他指出,一方面,世界的城市化进程中,片面地强调经济发展,强调以效益为原则,强调追求所谓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以超过资源再生的速度来消耗能源、水和土地等资源;另一方面,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地排放着污染物和废弃物,给地球和环境不断地造成污染。
  黄玺庆列举过一个数据,19世纪初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280ppm,到20世纪中叶已经上升到350ppm,以这样的速度推算,到21世纪中叶,也就是205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上升到600ppm。
  “这说明什么?由于人类无限制地使用能源、资源,带来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多。仅从二氧化碳浓度数值的变化看,全球每人要吸入的二氧化碳比19世纪将多得多。这就意味着,与我们现在所谓的文明方式相比,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的比例改变,将让我们本身的生存都成为问题。这的确是很恐怖的!而更可怕的是带来大气的温室效应。”
  “我们城市化进程中忽略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忽略了对资源的有序开发、可持续利用。”为此,黄玺庆针对建设可持续的城市化,提出了“四个纬度”的概念,即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只有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和谐发展,让城市中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城市才可能持续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传统的城市化弊病,为世界的城市化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让生态城体现可持续城市化
   
  1、农民收入的增长以及国家对农村的巨大投入,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动力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等战略,加大了“三农”投入。同时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来自非农产业和进城务工的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农村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城市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向农村广泛传播,使农村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娱乐上逐渐向城市靠近。农村居民进入小城镇生活既有内在动力,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2、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职业非农化
   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先进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业生产中逐步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人和更多的时间从事非农产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市场意识和企业化管理水平都会不断得到提升,农业生产日益工业化,农民职业日益非农化。现在的农民和原来意义上的农民相比,已经逐步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旧有作业方式,自由的、理性的从事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过上了更加富裕的生活,成为新一代的农民,他们与土地的联系已然不是那么紧密,走出村庄的愿望强烈。

3、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已经发生变化
   在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影响行为的核心是“家”的概念,而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却不利于迁移的发生。家庭作为农村社会基本的经济单位,是影响农民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农民的迁移不仅与个人有关,而且关系到整个家庭,尤其是子女的教育和老人的赡养。从子女教育看,农村教育面临空心化的趋势,即由于受教育人口的减少,一个村庄很难形成完整的教育链,往往需要并村教育,有的不得不进入县城接受教育。而从老人赡养方面看,农民尤其是老年农民有着浓厚的乡土观念,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相互之间有着浓厚的血缘关系、亲缘关系,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他们更愿意在自己的家乡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而不愿远离故土。这样,向小城镇迁移就成为适宜的选择。

4、“逆城市化”趋势已渐露头角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过度城市化带来了人口密集、就业困难、房租昂贵、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即大批生活稳定的中产阶层从城市迁到郊区或农村居住,因为那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且住房便宜,很适合人们的居住,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城市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根本区别;与此相适应,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产业的兴起,也使部分二、三产业有向郊区和农村转移的趋势,因为那里有更适宜的发展空间。在我国,“逆城市化”的趋势已渐露头角。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建议

在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建设而轻视发展规划的状况,城镇布局也不尽合理,功能定位也不十分清楚,功能不完善,吸引和带动力不强,使小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为此:

1、合理布局小城镇,大力培育特色经济
  
继续深入实施“中心镇培养工程”,确定一批发展潜力大、集聚辐射作用强、交通条件优越的重点小城镇为中心镇,赋予更多的优惠政策,给予倾斜扶持。同时以这些中心镇为核心,通过与周边乡镇和农村的联合,培育形成小城镇组团,提高城镇规模效应和综合竞争力,使其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集聚地和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要进一步明晰城镇功能区分,依托特色经济,实现小城镇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依托资源、区位和人文等方面的优势,强化产业支撑,积极培养一批工业、商贸、旅游强镇,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经济格局。

2、统一规划,综合建设
  
面向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小城镇建设,应该在以建设小型城市规模的思路下,突出统一组织,综合建设,征求用户意见统一选定建筑单位,统一组织施工,统一分配、管理。使得城镇建设通过规定标准,达到协调、控制的目的。把规划管理、设计管理、施工管理、卫生管理、市场管理等各项制度都集中在一起,提高效益,切实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3、深化城镇投融资体制,建立市场化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改革城镇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拨款的方法,通过政策引导,实行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城镇开发建设。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从依靠政府投资和向群众集资搞建设,转变为依靠政策向市场要资金,向社会要资金,逐步建立以自筹为主、国家扶持为辅,农民带资进镇、集资进镇、企业与个人积极参与,以及引进外资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等应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实行有偿使用制度,使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形成良性循环。允许单位和个人投资经营供排水、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化、教育和卫生等事业。同时,政府要在发展经济增强财力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小城镇公用建设事业的投资比例,在安排建设项目时,更多地考虑小城镇建设的需要。要引导金融机构向中心镇延伸,争取银行信贷的支持,要充分发挥农村合作基金的作用,有条件的建立城镇建设发展基金,等等。

4、构建城乡一体化工作格局
  
小城镇发展需要按照综合协调、政策集成的要求,整合规划、建设、国土、农业、交通、水利、扶贫、卫生等各部门的资源,把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农房规划、生态农业以及扶贫等职能工作加以统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应坚定不移地加快小城镇发展,坚定不移地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推动从中央到地方把小城镇发展全面纳入支持“三农”的各类规划、计划,把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繁荣小城镇经济作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原则,形成城乡一体的工作格局和推进机制。当前,特别应当重视小城镇发展的有关政策研究,加快小城镇发展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健全城乡资源良性互动的市场体系,促进小城镇加快发展。

5、以教育带动小城镇的发展
   完善教育体系,小城镇在实施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一条龙服务”的同时,要发展与当地经济相联系的在职教育,以提高教学质量为载体,以规模效益为目标,促进小城镇建设。同时,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农民子女义务教育上,可以从9年制向12年制发展,延长3年的职业教育培训。
(文:胡少维、高辉清、郝彦菲、朱敏 来源:中国证券报)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