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数千高学历者争当环卫工 凸显人事制度改革紧迫性
  来源:新闻晨报    时间:2013-01-15
  昨晚,十八大新闻中心以“中国的教育公平”为主题举办网络访谈活动,各大门户网站代网友提出问题,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贵仁,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李守信,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希望小学校长周标亮,甘肃省嘉峪关酒钢三中教师闫桂珍回答了网友提问。

  每年资助困难学生金额达980亿元

  网友:网民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请问袁部长,近年来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袁贵仁:教育公平涉及千家万户。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坚持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促进公平与提高质量一起作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两大战略任务,推动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是健全资助体系,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每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8000万人次,资助金额980亿元。在中西部地区启动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路费资助项目;二是努力缩小区域差距;三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每年有近万名毕业生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还有面向农村教育的志愿服务计划;四是切实缩小校际差距。

  农村生源进重点大学比例涉及公平

  网友:有媒体报道,中国重点大学中农村生源所占的比例一直在下降。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李守信: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比例低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我国较大的城乡发展差距所导致的。如果说现在这一生源比例有所下降的话,主要是受到新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大趋势,现在我国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达到52%,而且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城镇人口的比重将持续上升,城市考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将随之提高,农村考生比例下降也就是必然趋势了。

  农村生源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涉及教育公平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但解决好这一问题,仍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核心是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目前政府已经采取了有力措施,在努力缩小区域间生源比例的差别,如实施“协作计划”,拿出一定的招生计划,由发达地区在中西部地区招生,2012年已达17万人。

  职称考如加语文能解决“重英轻汉”倾向

  网友:目前国内学生“重英语、轻汉语”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闫桂珍:这首先是个导向定位问题。现在,社会上几乎把英语作为升学、升职、晋升职称的一个硬杠杠,使英语学习几乎成了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实际上,中文博大精深,在中学或大学突出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陶冶情操是很重要的,同时可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如果让大学把语文作为必修学科,在高考、职称晋升等方面,也增加对语文考核的权重,自然就会把这个问题解决。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社会稳定

  网友:我国约有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受教育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应该怎样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呢?

  周标亮: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和谐,要解决这个难题,不能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需要学校、家庭和政府等多方面协调合作。

  要想让留守儿童在学校快乐健康成长,首先教师要有爱心和责任心。留守儿童长期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内心缺少关爱,作为老师这时应是双重身份的,既是老师又是父母。要经常关心他们的身心变化与需求。第二,是在学校里要举行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参与进来的机会。第三,学校要想方设法改善寄宿条件,让留守儿童有家的感觉。

  编制观念仍对大学生择业有较大影响

  网友:媒体报道,哈尔滨市招收环卫工人,几千名本科以上学历拥有者报名 (编者注:近3000名本科学历者、29名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者)。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李守信:环卫工人的岗位吸引众多大学生报名,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社会现象。这突出反映了传统事业身份、编制等观念,仍对当今大学生职业选择有着较大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不是不能从事环卫工人岗位的工作,但这样大数量的具有本科学历的人报名,背后所隐藏的事实,是许多人想要获取事业编制这一“身份”。在现行人事制度之下,一旦获取这个身份,就意味着端上了国家财政的饭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讲,还可能终身受用。

  这也说明了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能再让工作岗位和身份捆绑在一起,一定要能进能出。另外,这还说明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引导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形成市场竞争的观念,找准自身定位,现实地树立就业目标,以减少盲目、冲动和投机心理。

  高考并非一无是处 加大自主招生力度

  网友:高中阶段是升学压力非常大的阶段。应该怎样看待升学考试跟素质教育的关系?

  闫桂珍:智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是选拔人材的考试,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智育抓得好,也会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只要在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好素质教育,到了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为了就业,为了上个好大学,为了有个好出路,大家勤奋学习,压力大一些,负担重一点不为过,是可以理解的。年轻人就要有吃苦拼搏奋斗的精神。高中教育就是升学预备教育,有压力、有负担、学习苦一些是正常的。

  要正确认识高考认识国情。中国有特殊国情和历史传统,中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用人需要选拔,要想选拔人才,就需要一种尺度和标准,这就是高考。要选拔人才就得有一种机制,高考是我国现在最为科学阳光公正的考试,不要把高考说得一无是处。

  现在国家不断出台政策完善高考选拔制度,如自主招生考试、取消奥数加分保送等,都是好的形式。建议加大高校自主招生力度,同时一年多考,不要一考定终身。

 
相关新闻
新闻 更多>>
专题 更多>>
三亲教育:中国式乡村教育探索之路
金秋十月,笔者有幸应邀陪同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副主任、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书记、全国城乡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赴山西长 ...
第三十八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城镇化的 ...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自2008年1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化的研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城市化的学术争鸣一直没有停止过,恰逢由中国建筑 ...
第37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从《质量强 ...
  从1996年《质量振兴纲要》到2012年《质量发展纲要》,再到近日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质 ...
委员会动态 更多>>
案例库 更多>>
顺德高质量重构产业空间的实践与探索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30多年来经济发展一路高歌,以仅占全国0.43%的土地,产出 ...
以白云机场为例论TOD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 ...
航空+轨道+公路+航运的多式联运,成为当代中国城市之间连接的重要方式。机场,作为城市中规模最大、能级最高的交通枢纽,是城市与世界交往的窗口。纵观国内外知 ...
城区平衡发展的实践与理论——以上海市长宁 ...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长宁区还是一个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地区。当时经济发展是上海10个中心城区的倒数,城区东中西和南北发展差距都很大。在小平南巡讲话和上 ...
城市化论坛 更多>>
城市化杂志 更多>>
城市化峰会 更多>>
城市化委员会 更多>>
张幼云 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前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张幼云: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   &nb ...
 
指导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
主办机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

电脑版

2024-05-19 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