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拥堵、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城市病”令人头疼,不断蔓延的“垃圾围城”更让人忧心。2014年12月19日,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和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三方产研合作与城镇垃圾处理系统解决方案主题论坛在郑州宇通重工新工业园区成功举行,共同探讨“人·生活·环境”。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宏伟战略下,三方缘何把市政环境卫生产业发展作为产研战略合作的着力点?原建设部总工程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金德钧说,目前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约为36%,除了已经进城的2.6亿农民工外,未来将要进城的农民还有近3亿人。中国的大、中小城市建设将需要修建道路、电力、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而城乡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将迎来大量投资需求和市场

机会。据统计,2012年全国657个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总量约1.8亿吨。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院长王敬民指出,尽管中国城市已建有各类生活垃圾处理设施701座,处理能力为44.6万吨/日,无害化处理量约为1.45亿吨/年,但中国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亟待提高。

  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勇表示,宇通重工一定能够在产研合作中发挥良好的承接作用,使科技成果实现快速、有效、直接的转化,以市场化的实物产品和工程等形式为社会提供切实有效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秘书长蔡义鸿、国内部主任洪振斌,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设备成套研发中心主任王丽莉,河南省建设厅城建处副处长常庆生,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贾中等领导专家也对三方合作提出很多具体建议,并就城市建设、生活环境、垃圾处理等热点话题展开了精彩研讨。论坛由宇通重工副总经理余礼祥主持……

详细>> 

  宇通重工作为一个老的国有企业,从2003年改制以来一直致力于升级和转型。为响应政府号召,从2008年开始我们对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然而简单粗放的发展方式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前不久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我们整个环境的承受能力已经接近上限,随着大批的人口进城,生活垃圾成为了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不小的难题。

  宇通重工作为一个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企业,此前我们利用研发和装备制造能力,围绕生活垃圾处理的收集、转运、压缩、填埋的方向力争做一揽子解决方案,后来我们又和欧洲一些公司合作,研究餐厨垃圾,并引进他们的技术。再后来,我们专门成立环保公司,对于后期的渗滤液处理以及生活废水处理包括工业废水处理都进行了研究。

  作为一个转型中的企业,我们想做得更多、更好,但我们在能力上还有很多差距。去年很有幸结识了城市化委员会,在金德均主任的关怀下,我们和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取得了联系,并在一些项目上进行了合作。作为我本人非常希望把这种非常态的合作变成一种常态化,进入战略合作。

  目前的生活垃圾处理已经进入三维时代,需要运用顶层设计、技术方向、运营模式这种三维的模式来解决。此次战略合作,有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这个平台 ,针对城市生活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好的运营管理模式能高屋建瓴,在产研合作创新中一定能够发挥催化、推动和指导作用……

详细>> 

  此次参观宇通重工新厂区感觉非常震撼,宇通重工的规模、产能、技术手段等都很先进。我们中国城建院一直致力于城市规划涵盖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产业规划和环境治理等,是中国第一家国家级的做垃圾处理的研究机构。目前,垃圾处理行业标准、规范,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我们院主编的。

  尽管中国城市已建有各类生活垃圾处理设施701座,处理能力为44.6万吨/日,无害化处理量约为1.45亿吨/年,但中国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亟待提高。此次战略合作,利用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的信息资源,加上我们的技术实力和宇通重工的装备制造能力,可以把研究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今后合作的机会将有很多,希望同宇通重工合作以后,在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的引导下,把市场营销网络的建立并建好,合作共赢,为子孙后代造福,还大家一个碧水蓝天……

详细>> 

  这次来到宇通重工,看到宇通重工一年来变化非常大、办公楼和厂房拨地而起,整个厂区非常现代,全体员工精神饱满,我对三方的战略合作协议今后能在宇通重工落地开花充满了信心。

  城镇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是我们在以人为本和城镇化的质量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提出城市的垃圾处理怎么办。通过和宇通、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接触后,我们发现如果从城镇化的角度把上、下游产业链串起来,将会事半功倍。基于此,三方将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目前国内还没有这种合作形式。

  在产研合作中三方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宇通重工发挥主体作用,比如专业优势,在市场操作中的实战经验;城建院发挥生力军作用,切实提高科研选题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多出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产业化前景广阔的科技成果,加快成果产业化进程;城市化委员会发挥催化作用,做好平台资源的互动、沟通,发挥新闻传播的资源优势,科学普及垃圾处理的知识和常识,宣传产学研合作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案例和有效模式。

  三方的优势如何发挥、资源能不能对接,能不能把市场做大,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处理好了,就能够助力实现中国城镇化的以人为本,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将来几亿农民进城后的垃圾处理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随着我们二三线城市的发展,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的改善,可能会有农民工回归到农村,农村的垃圾处理市场也是巨大的,因此……

详细>> 

  在城市化委员会金德钧主任和蔡义鸿秘书长的推动下,我们和宇通重工从相识到合作。双方在环卫领域的优势非常明显,我们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在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合作。

  在垃圾收集和转运方面,宇通重工具备核心设备,就是压缩机和转运车辆。市场上的压缩机分为垂直压缩和水平压缩两种工艺,宇通重工都有;在收集和转运站的设计方面,我们是非常好的设计院,在全国也是设计最多的,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把国内一些先进经验借鉴到项目里,对我们项目的整体形象与水平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我们在垃圾收集和转运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污泥处理方面,双方现在做的是工艺技术方案的交流。由于有一些市场需求,需要我们确定整体方案和成套设备。

  在餐厨垃圾方面,由于资源化程度比较高的,双方在合作时是针对不同的地域、规模和外界条件确定不同的餐厨垃圾处理工艺路线。

  在循环产业园方面,双方处在技术交流阶段。这个产业园可以把城市所有的建筑垃圾、污泥、粪便及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剩余液进行集中处理,可以形成物料循环、能量循环、水的循环和能源的对外输出,有效解决填埋场有效容积困难的问题,大大延长填埋年限……

详细>> 

  目前河南全省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总共125座,其中119座是填埋场,占总量的90%,处理量非常小;焚烧厂6座,占9%,与国家提出的中部地区垃圾焚烧厂应达到35%的目标相比差距很大。

  为什么119座都是填埋场呢?因为我们河南省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早在2005年就启动了,2007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县级以上城市全部建有垃圾处理场(一期)的目标,垃圾处理场都是根据国家标准建立,基本上以填埋为主,这和当时的条件和经济水平有很大关系。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垃圾产量的增多,特别是乡镇垃圾的涌入,多数垃圾处理场使用年限已不足4年。其中有一些城市垃圾处理场已经爆满,河南面临着新一轮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形势紧迫。我们下一轮垃圾处理场建立的思路必须转型,从卫生填埋向垃圾焚烧处理、量化处理转型,同时从长远考虑,把乡镇和农村垃圾一并处理。

  现在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分三期规划,近期规划是从2014年到2017年,在12座城市建设12座焚烧场,总规模1.3万吨,任务已经下到各市,这12个城市都在积极准备。我们明年的重点工作是督促这些城市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处理前期工作。

  中期规划是在2020年前,对一部分城市的垃圾处理场进行新建、扩建和改建,同时探索共建共享试点,即在一个区域内建立一个垃圾焚烧设施,跨区域覆盖周边,初步设想是建十几座垃圾焚烧厂……

详细>> 

  作为宇通重工和一些高端企业合作开发环卫方面的产品,最关键的是抓住了城市化建设中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下一步重点布局。我们和宇通重工的几次合作充分说明了宇通重工对郑州市环卫清扫事业的贡献。这几年宇通重工在环保和环卫清扫这一块整个研发投入比较大。郑州市环卫系统采用融资租赁的模式,投入2亿元采购了大型的清扫冲洗设备,送到各区的效果都很不错,提高了郑州市作为省会城市机械化清扫率。最近我们又采购了三千多万小型清扫设备,主要解决一些支路和背街小巷的清扫。

  近几年郑州市建筑垃圾产出量非常惊人。去年城区拆迁面积达到9500万平方米,产出近一亿吨建筑垃圾,转化利用率非常低。全国省会城市都存在类似问题。我个人认为宇通重工可以进入这个市场。

  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目前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做得很成功,在国内做得比较好的是上海、广州、杭州。而郑州这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启动。下一步郑州市也要借鉴一些好的经验,成立专门的垃圾分类处理职能部门,指导、考核、督促学校、机关、居民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强力推行垃圾分类。这样会用到大量的中小型转运设备,这个市场很广阔。

  关于垃圾焚烧,我们计划在城市的东部和西部投资40亿元建两个各四千吨的焚烧垃圾厂,将来这两个垃圾厂每天将处理8000吨垃圾,达到额定目标……

详细>> 

  此次参与签约仪式的三家战略合作单位,一方是宇通重工,历史悠久,作为有军工背景的制造企业,有强大的设计和制造能力,还有开拓奋进的领导层,整个团队管理也很好,能为环卫科研成果成功落地作后盾;一方是城建院,作为中国第一家专门研究城市建设的设计研究院,有强大的研究团队,能汇集全国的信息,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与企业合作,能把科研成果尽快转化成生产力;还有一方是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对中国城镇化研究宣传做了大量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产研合作创新中一定能够发挥重要的催化和推动作用,最大程度促进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三方组合在一起,一定能为“垃圾围城”问题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本世纪影响全球的有两件大事,一件是以美国为首的高科技产业革命,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城市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改善,但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水质污染、空气污染等诸多“城市病”令人头疼,不断蔓延的“垃圾围城”更让人忧心。

  目前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约为36%,除了已经进城的2.6亿农民工外,未来将要进城的农民还有近3亿人。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这一指导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纲领性文件的正式发布。中国的大、中小城市建设将需要修建道路、电力、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而城乡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将迎来大量投资需求和市场机会。据统计,2012年全国657个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总量约1.8亿吨。

  所以,我们产、研结合来解决问题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而且会产生示范效应。我相信只要我们做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