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地处我国大陆最南端,位居国家三大半岛之一的雷州半岛,全市人口800多万,市域面积1.326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46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面积225平方公里,人口165万。海岸线总长2100多公里,是“一带一路”海上战略支点城市、环北部湾中心城市之一、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型海湾城市。

  近年来,在有序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针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尤其是城市经济运行、交通运行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湛江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城市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大胆探索实践,创新城市建设思路,理清城市发展方向,按照车行畅顺、慢行宜人、水行生态、风行流通、物行循环“五行”要求,提出并加快建设脚印城市、海绵城市、循环城市的“三个城市”,坚定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城市发展之路。

  今年以来,湛江市聚力推进中心城区金沙湾“三个城市”示范样板区建设,通过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改善周边水体环境、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等措施,丰富片区商业文化与旅游休闲功能,为深入推进“三个城市”建设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今年3月,联合国环境署专家考察湛江申报“联合国SUC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对湛江“三个城市”的建设实践给予充分肯定。

详细>> 

  (一)建设“三个城市”,符合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符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将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作为深化改革重点目标之一。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3月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绿色化”和“国际化”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和刚性要求。基于国家政策背景,结合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湛江市果断提出建设脚印城市、海绵城市、循环城市“三个城市”的工作要求,并将“三个城市”作为湛江打造绿色城市的主要综合实践,持续发力,扎实推进。

  (二)建设“三个城市”,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2015年7月,联合国环境署发布了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化评价体系《可持续城市与社区评价标准导则》,旨在指导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建设。低碳环保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湛江“三个城市”建设符合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三)建设“三个城市”,符合城市绿色出行趋势的现实需要

  随着城镇化尤其是城市现代化、机动化进程的加快,市民步行、骑行的出行环境日益恶化,慢行出行分担率大幅降低。进入21世纪,鉴于绿色环保和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青睐的交通工具,比如欧洲国家、美国等。在我国,住建部2014年1月颁布《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确立了低碳环保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在道路规划设计和管理中应有的地位。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在绿道网建设中,划分了步行廊道和自行车道,建立BRT快速公交系统,使地铁、城轨、快速公交、常规公交的无缝换乘更加便利,越来越多人倾向于BMW(公交+地铁+步行)的出行方式,湛江“三个城市”是推动城市绿色出行的创新实践。

详细>> 

  (一)以建立和完善城市绿色出行系统为取向,加快建设脚印城市

  湛江市于2014年率先提出建设“脚印城市”的理念,2015年在市区全面启动建设。与此相适应,我们在住建部的指导下,出台制订了全国第一部技术导则,制定并实施湛江“脚印城市”建设八大行动计划,扎实推进规划建设紧凑型街区、生活化街道、科学分配路权、构建慢行系统、打造公交都市等关键性工程,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过去一年,湛江市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其中,建设城市道路27.5公里;绿道220公里;划分公交专用道20.4公里;添置新能源公交车541台;投放新能源出租车480辆;租赁自行车1万辆;有效地提高以公共交通、自行车及步行为主的绿色出行分担率。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目标,明确提出“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城市工作要求,特别强调要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以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为突破口,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等等,这些意见要求与湛江建设“脚印城市”的理念、做法和技术要求不谋而合。

详细>> 

  (一)重塑城市活力:从“车轮城市”向“脚印城市”转型

  湛江是“一湾两岸、拥湾发展”的海湾城市,中心城区呈组团式发展,海湾西岸建成霞山、赤坎一南一北两个老城区,由三条南北走向的主干道相连接,市区早、中、晚上下班高峰期“潮汐式”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建设“以人为本、公交优先、行人优先”的脚印城市,推动城市交通从“资源管理”向“需求管理”转变。通过建设生活化街道、紧凑型街区,强化社区开放通达,打造适合公交出行、安全骑行、休闲步行的低碳出行城市。初步形成了紧凑型的街区,构建了多元的生活化街道和宜人的慢行系统。脚印城市建设在湛江全面推进、深得民心,近途步行、短途骑行、中途公交、远途拼车出行成为市民喜爱的绿色出行新时尚,交通拥堵现象得到一定的缓解,城市活力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重构生态框架:从“水泥森林”向“海绵城市”转型

 

  通过严控开采和涵养回补,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控制;实施“水清岸绿”工程,对14条“臭水河渠”进行了流域截污、生态治理,主要河流水质显著提升;全面排查并完成易涝点的整治,“水浸街”问题明显改善;粤西首个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为海绵城市的建设、运营、监测和评估等系列工作提供了平台基础,应急能力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有力地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后续工作。同时,相继建成的海绵道路、海绵公园、海绵小区为城市增加大量的人工海绵体,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目前,万达广场、保利愿景花园、京基城2期、君豪酒店等四个建筑获得了广东省或国家绿色建筑的标志,初步达到了海绵化建筑与小区的要求;在建的华田路、源珠路等城市道路认真落实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初见成效。城市从水泥森林、硬底化向排水防涝、防洪工程体系健全,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转型。

  (三)重建物行循环:从“垃圾围城”向“循环城市”转型

  积极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围绕资源高度循环利用总要求,着力构建循环产业和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两大体系,重点实施58个循环示范项目。突出利用湛江钢铁基地和中科炼化两个国家级临港重化产业项目隔墙布局、同步建设的机遇,推进高炉矿渣高值化资源化和钢厂含铁尘泥资源综合利用,发展钢铁石化循环经济;建设再生资源交易平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和技术研发及孵化器平台,强化循环经济服务支撑;推进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分类处理体系,在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注重用社会和市场力量推进废品回收,实现垃圾“化整为零”,就地回收处理,强化了城市污水处理和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构建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广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城市正在从资源消耗从向资源循环利用转型。

详细>> 

  1、坚持规划引导,抓好配套政策这个前提。

  建设“三个城市”只靠领导重视还不行,必须落实到规则上。有了规则和标准,部门在审批项目的时候就有了依据。建设脚印城市是新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继承和创新,需要理论的指导和技术的支撑。为了有效指导规划和实践,便于执行和落实,需要将新做法与相关规范结合。湛江修编《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编制《湛江市建设脚印城市规划技术导则》以及“三个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及时为指导“三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有力的规范和引导。实践与立规相结合,不但将理念和思路转化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而且确保新措施、新做法得到贯彻和落实。

  2、坚持近远结合,抓好统筹协调这个基础。

  目前,湛江中心城区人口约110万,机动车保有量20.6万台,尚未达到建设地铁的条件。近期,脚印城市建设以缩减街区尺度,打造生活化街道、科学权分配路、建设慢行系统为主,引导广大市民近途步行、短途骑行、中途公交出行、远途拼车出行,提高以公共交通、自行车及

 

步行为主的绿色出行的分担率,远期建设高效公交都市,实现轨道、航空、航运、高速公路多式联运、无缝接驳;与此同时,湛江还结合实际分别提出海绵城市和循环城市建设近期和远期建设目标和要求,针对性解决现阶段存在问题和难题。只有立足现状、规划长远,把远期规划和近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基础入手、从细节着手,才能实现绿色低碳“蓝色生态之城”的规划设想。

  3、坚持创新理念,抓好传承突破这个关键。

  “脚印城市”建设提出一些创新的观点和做法,如:规定生活街区的尺度、路权分配的比例要求、机动车道宽度的瘦身要求,沿街商业建筑设置风雨走廊、以及居住组团必须将绿地的2%用作公共空间,临街设置成街头绿地等做法和措施,既是理念上的创新,也是传承和突破。需要规划管理部门从技术标准、管理措施方面处理好已建和新建的矛盾,形成依法办事、规范运作的机制,做到每项举措有依据、每个行动有标准、每个细节有规范,才能使“脚印城市”的理念和做法落到实处。

  4、坚持政企合力,抓好资金来源这个保障。

  城市建设解决资金问题是难点,只有探索有利于实施“三个城市”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切实解决这一难题。除了制订促进绿色交通、低碳出行、循环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外,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合力,采用企业捐建、政府补贴(奖励)、土地捆绑、项目捆绑的方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外资投入建设,才能为探索这一成功实践提供保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