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全国出于生态保护、水库建设等目的移民工程不同,长沙县的山区移民是政府顺应群众需求,借鉴基层做法的实践探索。其发源于金井镇西山村部分山区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自发追求,村委会、村干部的全力支持、主动协调引导。而长沙县委县政府的深入调研和决策又与山区群众的发展意愿不谋而合。2010年,张庆红县长率县农办、移民、民政等部门先后深入北山镇明月村、福临镇影珠山村和双江镇龙华山村调研,县委县政府出台了生态扶贫移民政策,明确了在白沙镇桃源村试点整村搬迁,并于2013年年底完成。从而催生了长沙县的生态扶贫工程和桃源试点,并逐步有序开展。这一案例给我们以重要启示: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发展意愿,尤其注意“要我搬”和“我要搬”的差别。长沙县不是简单的送温暖,而是致力于不同区域群众生存发展底线的公平。创造条件让山区群众通过自主选择、自主努力去改变贫困落后的命运。

  为了了解长沙县山区移民的最先基层实践,我们又一次来到了距离长沙县城一个小时车程的金井镇西山村。西山村的党支部书记林金良也早已在村委会等候了。现在的西山村比起我们两三年前造访时显得更加干净整齐,看来金井镇卫生环境评比第一名的称号是再名副其实不过了。说起西山村最初的移民行动,林金良先给我们说了一段早年在西山村流行的民谣,“要想公路通,黄粱一梦中;要想电灯亮,晚上看月亮;要想媳喊娘,除非去招郎。”这三句民谣虽为调侃俏皮之语,但也道出了当年西山村居住在高山地区村民的真实诉求。在林金良看来,所谓穷则思变,村民从山上往山下搬主要是生活艰难,甚至影响到了娶妻生子。老百姓有强烈的意愿,村委会和村干部当然要想办法解决。

  与西山村民较为朴素的为生存、求发展而移民的逻辑相比,在我国很多地方因为生态环境和重大工程而导致的移民,则显然承载着宏大的国家意义。我国的三峡工程移民、内蒙古草原生态移民等,都属于20世纪规模大、周期长的移民工程。但由于外部社会环境以及个人诉求、能力的差别,总是出现了很多后续问题。例如,不少地区移民安置后,虽然生活在农村但迁入地无可分配土地而成为“失地农民”;虽然生活条件改善但缺乏生产致富的有效途径等。

  长沙县的山区移民与我国其他地方的生态、工程移民很不同,不是国家自上而下的布置,而是县里顺应民意自主兴办的工程。其核心实质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发展权问题,即如何为已经城镇化、半城镇化的农民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发展机会。毕竟从整个长沙县的县域发展状况看,其已经处于较高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阶段,今后人口向星沙主城以及城镇集聚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绝大多数劳动力的非农就业也已经基本实现,因此,居住地的偏远和交通不便就成了制约部分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以及获得更好发展机会的最大障碍。始于2002年的长沙县金井镇西山村高山移民,喊出来的口号就是“移民搬迁求发展”。

详细>> 

  1.顺应民意因势利导

  正如引子中民谣所反映的,西山村山区移民源于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本能追求。西山村位于长沙县金井镇西北角,这是一个北部乡镇的北部山村。村如其名,全村12平方公里中,只有10%左右的耕地,其余多是莽莽青山。而恰恰在这“与世隔绝”的山坳之中,居住着8个组,108户,500余名村民。他们因居住在偏远山冲,交通闭塞,农作物受野兽侵害严重,无法耕种,几乎有种无收,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落后。多数家庭有女易嫁,有儿难娶。

  从2002年开始,西山村顺应部分村民搬迁意愿,组织居住在军民、团结两座水库上面的共67户,357人进行搬迁。在村支两委的组织下,村民走出大山,移民搬迁至山下,集中居住。根据每家每户一名代表的表决,由林金良书记向村委会申请报告。由于当时长沙县并没有针对山区移民搬迁的相关政策,因此,整个过程中涉及完善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由村委会牵头,整合县、镇这个条块的涉农资金加以统筹解决。但当时仍有41户,220人因家庭条件限制,未能搬迁。对于这部分村民,西山村是根据长沙县2014年前后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的要求进行统筹解决。目前还有18户预计于2015年、2016年陆续搬出大山,届时西山村将完成全部移民。

  在移民搬迁的过程中,西山村始终坚持自主、自愿的原则。“一户两缝地,村上负责基础,房子自己盖。”林书记说:有些家庭借钱也要盖房搬迁,“因为下山才有希望,用不了几年,不仅借款能还上,家里还能富裕起来。”“不过想要搬迁,还必须签个协议。”协议里会规定,建房必须统一风格和标准,还有禁止养殖污染,保持村容整洁,不许破坏公共设施等村规民约。

详细>> 

  1.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目前,桃源村作为长沙县统一部署的移民试点,共408人全部搬迁完毕。在白沙镇黄兴大道北延线附近的报母村和锡福村规划征用了170亩山地,用于桃源生态移民集中安置点的建设。目前安置点的排水、用电、燃气管道、有线电视线路、自来水、道路、污水处理、护坡、人工湿地和全覆盖生态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全部完成,生活条件与之前相比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篮球场等群众健身场所也已经建设完成。

  2.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

  由偏远地域迁移到经济、交通较好地区,村变成了社区,村民变成了居民,组织架构和移民身份得到自然转换;移民由原来的分散居住变成了相对集中居住,依托交通条件经商和离土不离乡就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例如,桃源村的移民安置点选择在了长沙县重要的交通干线——东八线一侧,报母村和锡福村交界处,离李家山中心集镇(白山镇政府所在地)较近,交通便利。这一区位不仅对山区移民有巨大吸引力,有助于减少移民搬迁阻力,而且也给移民提供了一个自我创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在我们的调研走访中已经发现,部分村民将住房进行装修改造准备从事餐饮娱乐生意。这样的创业机会在原来的山区是不可想象的。

详细>> 

  1.顺应民意摈弃传统扶贫模式

  长沙县的山区移民不同于以往的生态、工程移民,也不是传统意义的输血式扶贫,其重点在于充分顺应民意,尊重老百姓的移民求发展诉求,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发展平台。因此,发展是核心,移民只是手段。目前,在我国中西部很多地方,人口异地城镇化、半城镇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他们在家乡尤其山区的居住地往往成为获得更好发展机会、成为真正意义上“市民”的制约障碍。此外,移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简单地把深山里的农民搬出来就行,关键是搬出来后各方的配套是否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因此,财政、移民、农业、水务、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政府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综合推进至关重要。长沙县的实践也许能够给我们当下正在推进的新型城镇化一点启示。

  2.学习借鉴来自基层的智慧

  目前长沙县的山区移民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但这与以往政府主导、选择试点、全面铺开的做法有所不同。长沙县的山区移民最初是在深入调研,并已有了西山村自发移民实践基础上,桃源村民看到切实改善后主动向政府积极争取,这才让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顺应民意、因势利导。同时长沙县委、县政府的相关政策对于最新自发试点的西山村又是极大利好,从而保证了第二阶段移民工作能够顺利推行。因此,这一案例也是长沙县县委、县政府“从基层中来又回到基层中去”工作方法的一次生动体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