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房托”不是房市打赢翻身仗的救兵
时间:2016-04-03 20:07:41  来源:红网  作者:张立 
    近来,在各种利好政策下,楼市逐步回暖,不少楼盘还出现了扎堆抢房的情况,但有知情者向记者透露,售楼部里的不少看房者,可能只是房托。记者发现,网上很多招聘看房人员和看房水客的信息,价格在50元至80元一天,记者以应招者的身份加入之中,发现房托儿果然真实存在。(4月2日央视网)
  
  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去库存的档期,把存量房卖出去,已经是房地产商们的一块心病,他们用尽各种办法自然是情理之中之事。在一些城市,热闹的房市里,竟有“房托”们的烘托使然。热闹的房市,被烘托的氛围,假亦真来真亦假,但“房托”的加入,制造了房市的“虚假繁荣”,房产商们表面账本飘红,但买家如何,只有他们心知肚明。“房托”的加入,很难说是房市走出低谷、打赢去库存翻身仗的“救兵”。
  
  为了让这些“房托”看得更像是买房者,不管是经纪人还是房地产商们,在网上发布了招聘启示,对于那些没有看房经验的“房托”还给予简短培训,俨然形成了经纪人——看房人——房地产商一条龙的销售虚假繁荣链条。房地产商变身导演兼受益者,经纪人变身“剧务”,“房托”在这场戏里演得越像,赚得的钱越多。只可惜那些真正有需求的购房者们,在真“房托”与购房者争抢买房的“戏法”中,不知不觉中被蒙骗裹挟进来了,有的还花了冤枉钱。
  
  房市如其他商品一样,往往所供产品的质量、数量、服务及相关配套服务决定产品的畅销程度。这种通过借助“房托”来哄抬房市的做法,显然是房产商们自欺欺人的拙劣手段。这与“捂盘”销售、制造房源紧张等手段一样,不过为了房市促销的一种手段罢了。但是,这种对内自欺欺人、对外蒙骗消费者的行为,已经触碰了法律的底线,难为法律所容。
  
  房地产销售过程中采取适当适度的促销行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关键还是要掌握度和性质的问题。早先房市促销有派送小礼品的,有组织观看文艺演出的。这次通过“房托”的促销行为,企图通过制造供不应求的局面,继而套住买房者,或者再进一步实施抬高房价的行为,已然完全变成房地产商不择手段的诈欺行为了。或许能带动市场的一时冲动,但最终泡沫是会破灭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