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农民被上班”谜底何时揭开?
时间:2016-04-03 19:58:09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湖北应城63岁的老谢,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贫困农民。可是近日,在申请低保时,他却被查出在武汉一家公司“上班”,每个月有3500元“工资”。而这家公司,老谢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跟他一道“上班”的,还有同村一位71岁的老人。老谢他们的个人信息是怎么泄露的?这家公司虚拟老谢的工资信息,到底出于什么样的目的?(4月2日《楚天都市报》)
  
  这是一篇媒体关注后的后续报道。老谢的问题也“修的圆满”了。这是因为,老谢的妻侄付出了艰辛劳动。在得知姑父因为“被上班”被审核部门拦截下来之后,他进行了调查,发现姑父上班的企业是一家外地企业。
  
  于是,他联系了企业的法人代表。法人代表“很积极”“很热情”。连说这肯定是一场误会,他写了一份“证明老谢不在我们企业上班”的证明,风尘仆仆从遥远的地方赶来,亲自送到了老谢手上。有了“没上班”的证明,63岁的老人,患了冠心病的老人,穷得吃不上喝不上的老人终于申请到了低保。这似乎是圆满的结局了。问题解决了还有啥可质疑的?
  
  事情不会如此简单。老谢发现,在应城“被上班”的农民还不止他一个人,就有同村的邻居也发现自己“被上班”了,地点都是外地的那家企业。最为可疑的是外地的那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就是应城人士,只不过是在外地创业而已。
  
  问题的真相复杂了。也因为此,当地民间都在揣测事情真相。遗憾的则是,尽管民间“疯言疯语”很多,依然没有监管部门出面调查回应。在舆论揣测中,“农民被上班”事件传得沸沸扬扬。面对如此局面,谁也没有权利装睡。
  
  为何应城农民“被上班”的地点是一家外地企业,究竟有人在想掩盖什么?为什么这家外地企业的法人代表是应城本地人,这真的只是一场误会?这些地方的农民信息为何泄露给了企业?又为何还都编得像模像样,还有工资单?
  
  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找到答案:其一,是不是当地有关部门为了提高脱贫的成绩,故意找到这家企业虚拟了工资单?其二,是不是这家企业需要用这些贫穷农民的就业名单骗取国家的有关补助?其三,是不是这家企业的某些人员,在借助这个名单转移企业财富?其四,是否这家企业在用伪造的工资名单,在为某些应城官员发放灰色行贿资金?
  
  有关部门不能任由这些问号在民间飞翔,不调查、不介入、不回应,就永远没有真相。“农民被上班”不能是无解的哑谜。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