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留守儿童破题,城乡关系求变
时间:2016-03-29 11:58:54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南都评论员 

  不约而同,国内两家知名媒体的最新一期,都将焦点对准了农村儿童问题。3月21日出版的《财新周刊》,探讨农村辍学儿童的生存状况,“他们本该上学,却流入城市谋生,自我选择抑或迫于生计”;3月24日出版的《南方周末》,推出“中国留守儿童报告”,目前中国共有6102.55万的留守儿童,长期过着没有父母相陪的“一个人”生活。

  因“留守”所延伸出的问题,除了《财新周刊》此次关注的教育,还有包括心理建设、人身保护、女童遭遇性侵及至留守儿童群体的犯罪问题等方面。之所以将农村儿童群体的不少问题都归因于“留守”现象,并不仅因为相关问题的涉及群体都有“留守儿童”这一属性,而是在于“留守”的存在,为其他问题的产生提供了土壤。正如《南方周末》报道中所言,“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乎社会福利,更是中国社会发展和转型中城乡二元割裂,地区发展差距等诸多矛盾的缩影”。

  以教育为例,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的表述,初中阶段辍学率3%。这3%是全国平均后的结果,具体到落后地区、农村,这个比例可想而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农村儿童辍学,尤其是在中学阶段辍学?原因分析或可多维度展开,有学者对此所作的研究显示,传统的经济因素,例如贫困,只能解释8%的辍学行为,而“成绩不好不如打工”成为更常见的答案。

  “成绩不好不如打工”,这里面存在着朴素的利害权衡,而在这个简单的投入产出比背后,则可能会推导出更多复杂的原因。比如为什么会成绩不好,农村的教育资源极度贫乏,城乡教育资源的悬殊甚至超过了城乡经济的差异,留不住好的师资;学校教育不理想的同时,大量儿童留守使得家庭的教育和监护职责无法承担,2015年6月,国内首部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显示,近1000万留守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农村子弟的出路,读书原本是最主要的渠道,而教育师资缺乏所带来的教育水平低下,使得以读书换取美好前途的成功概率在缩小。

  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可以单独构成一套延展的逻辑,而在教育之外,留守儿童目前所面临和亟须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因长期独处导致的心理阴影,因缺乏有效监护出现的女童被性侵问题,甚至留守儿童本身,某种程度上也成为犯罪频发的主体。如何破局,解决的责任当然不能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去独力承担,毕竟留守的出现,不是个人意愿的自由选择,甚至可以说,这是在当下城乡格局中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被动结果。

  30多年的经济急速发展,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选择背井离乡,离开的不仅是乡土,还有亲情,由此产生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解决之道不外乎两个大方向:要么在故乡创造就业岗位让农民返乡,要么在城市创造生存空间让孩子和老人随农民工进城。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言,“通过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引导扶持返乡创业就业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关键要让父母回到子女身边,就此而言必须强调前者的责任。但父母履行责任也需要其他力量的支持,从制度上消除留守儿童现象,就是要让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可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参与中能立业、能安家,无论在城、回乡都能获得应有的幸福和尊严。留守儿童问题的破解之道,两条思路归结到一起,依然是城乡关系的重构和国民福利的平权。不论返乡,还是进城,核心在于国民待遇的均等化实现,孩子可以在父母身边长大,老人不用跨省去做医疗报销,教育、医疗乃至诸项公民权利,不因地域乃至户口类别而有所差异,这是沉重的民生大考验,也是诸多难题求解的基本思路。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