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楼市价格上涨的动能已有所衰竭
时间:2016-02-04 09:57:24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徐立凡 

   2月2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消息,要求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购买二套房且贷款未结清的家庭,最低首付比例不低于30%。这意味着,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三亚五个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外,其他城市首套房贷款首付款比例都可下调至20%。

    央行房贷新政的目的十分明确。化解房地产库存、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等消费是业已定调的政策方向,这势必带动从户籍制度、财政政策到金融政策的变化。此前,户籍改革、将农民工全面纳入公积金体系等已经启动,正在召开的地方两会,也纷纷就去房地产库存提出了一系列新政策。在此背景下,继续实施一刀切式的、与各地房地产市场分化的现实不吻合的房贷首付政策已无意义。将5个百分点的浮动权下放给地方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化的调控政策,是将房地产调控事权进一步下放给地方,有利于地方根据自身实际推动楼市去库存,为经济起到切实兜底作用。

    房贷再松绑也是楼市去库存形势严峻的必然要求。自2014年以来,各地就在纷纷试水,采取购房补贴等多种措施,以图盘活楼市。央行也在去年9月30日推出新政,要求在不实施“限购”的城市,居民家庭首套房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二套房首付比例也降至40%。但新一轮楼市松绑并未达到有效激活楼市的目的。社科院数据显示,2015年商品住房总库存预计达39.96亿平方米,现房待售面积4.26亿平方米,彻底完成去库存目标,需要23个月。还有研究认为,实际库存可能高达80亿-90亿平方米,按照过去3年平均销售速度计算,需要至少7年时间才能消化。无论哪个数据更接近事实,都已超出了正常的库存量,房贷政策加快松绑节奏、加大力度已是势在必然。

    不少人担心,在房贷政策再松绑以后,楼市是否会再度形成泡沫,导致房价飙升,从而让农民工进城面临更高门槛。

    从多数城市的楼市状况看,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一方面,楼市价格上涨的真正推动力在于流动性。在货币政策仍处于中性偏灵活的区间之时,不存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楼市价格难以过快抬升。2月1日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也表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疯狂扩张之后,楼市价格上涨的动能已有所衰竭。虽然政策面将农民工视作新增潜在的购房群体,但在基础配套措施还未到位的情况下,他们很难成为楼市消费主力。

    重新建立起房地产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带动下游产业发展,同时让农民工进得了城,买得起房,除了房贷再松绑等新政外,还需更深刻的制度变革。比如,怎样归并降低购买环节的交易税费,在持有环节如何合理征税,农村宅基地如何入市,基本社会保障能否均等化等等。只有这些相关制度切实改进,楼市才能建立起降库存、促消费的稳定环境。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