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守护乡愁 留住“活着的文化”
时间:2015-12-01 13:50:2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曹保明 

    最近几年,“乡愁”成了新闻热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变得热门。然而,究竟什么是乡愁,“非遗”要怎么保护,似乎并没有统一认识,实践中,甚至还存在着脱离文化本源的做法。

  曾有一个村子要搞鹰猎文化节,乡领导指示在村口搭门迎客,坚持将新门涂成鲜红的“喜庆”颜色。实际上,鹰天生怕红,鹰眼里的红色是火焰。红门竖起,鹰根本不肯飞出。不了解民俗和非遗的文化内涵,只从现代人的直观感觉出发粗暴干预,一定会走向“死路”。

  还有一个村子,有一个潭,当地干部为了增加知名度,非让导游员说:“该潭是七仙女的两滴眼泪,一滴滴在台湾,形成日月潭,另一滴滴在了我们这里,形成了此潭。”稍有常识的游客听了,都啼笑皆非。不去挖掘属于该村、该地、该景的本文化,而把一些一般性的历史知识、概念随便拿来,则是把古村本有的“活路”给堵死了。

  还有许多地方,把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权转交给开发商,商业资本进入后,要么简单地从消费角度肆意毁坏传统,要么简单地从网络下载一些通行的所谓保护方法。这样“再生”的古村,看上去仿佛也有一定的欣赏价值,真正走进去,就会发现那只是披着空壳的建筑群,传统文化已经死去。

  只有保护好村落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才能在文化层面活着。活着的文化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物质的房舍、住宅、院落、古井、坟地固然重要,而发生于这些物质的存在中的记忆、习惯、仪式、信仰等传统则更加重要。保护古村的重要做法和着眼点,就是重点保护曾经发生过并绵延至今的传统。生活不是被设计的,它总是存于自生自长的本土文化之中,保持了这种活态,古村文化就有无尽的生命力。

  人类重新关注自然和保护传统,恰恰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需要。流水化、同一化的工业生产,阻断了人与自然的接触,也遮蔽了个体差异性的生长空间。因此,未来的传统文化保护,恰恰要突出复杂的个性本身。其实,每一处乡土,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永恒追求。保持每个村子的个性,就是在给村子寻找“活路”,而引路者,就是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传承人。

  前不久结束的全国政协第四十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作为主题。与会委员特别提到“传承为重、关键在人”,可谓牵住了问题的牛鼻子。不可否认,很多记忆中的村庄已经面目全非,但只要人还在,传统文化就没有彻底丢掉根茎。现在要尽快把村里老人、手艺人以及有特殊经历和贡献的人的口述史留下。只要我们加强保护,让人更多发挥作用,传统文化完全可以在新的时代恢复活态。

  乡愁是一种记忆。人的成长不可逆,人的思想却能延续。守护乡愁,先要留住“活着的文化”。本村本土真实的村落文化,会唤起离家人的真实记忆,人们通过享受、感悟、认知,又会吸引更多的人走进这种文化,得到新奇、收获和信念。这,才是乡愁带给我们的最大力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