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与发展水平匹配才是好的社保体系
时间:2015-11-06 10:43:46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刘迪 

    建立更完善的社保体系是“十三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内不少人关注的是自己退休后能拿到多少钱?自己是否需要“退休”后接着工作?从日本来看,据调查2014年日本退休者每户养老金平均为每月22.6万日元(约合1.1万元人民币),这是连续工作40年并一直缴纳养老保险人员的养老金额度。据笔者了解,许多日本家庭实际情况低于这个标准。

    战后70年,几经波折,福利国家政策、制度终于渗入现代西方社会各角落,成为现代国家一个基本要素。所谓“福利国家”并无公认的定义,目前较发达的国家,为保障国民最低生活水准,均建有向国民提供现金、服务的制度。一般所说的福利国家,主要包括收入保障、医疗保险、社会福利服务等三大类社保制度。这种政策、制度,对纠正市场经济下的贫困、失业及公正缺失发挥了很大作用。

    如今,现代福利国家制度似乎已成“善政”的标志,高举福利政策旗帜,是各政党克敌制胜的法宝。但从现实看,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把GDP的20%至30%用于社会保障。这种政策造成的巨额财政赤字,已成为埋在发达国家的定时炸弹。为何现代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系统出现问题?这存在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政党政治的结果,每个政党都会以更高的社会保障吸引选民,这就导致各政党不断进行社保政策竞争。另一原因是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均寿命迅速增加,老龄人口对养老金、医疗费用的需求压迫社保体系。此外,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出生率降低,这就降低了劳动人口的供给,减少了纳税人口。事实上,许多高福利国家,其财政寅吃卯粮。现在这种状况导致国家不断提高税赋,而结果是严重压迫现役劳动者的劳动热情。

    今天,建立一个公正、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保体系是中国的课题。当前中国存在两类社保,而打破“双轨制”,也是中国社保重点制度改革的讨论内容之一。我们知道,社会保障重要目的是为调节国民财富分配,保障低收入群体、贫困群体维持基本生活水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有高低之分的“双轨制”需要改变。

    发达国家的社保水平也并非一律走高。建立怎样的社保制度还要依据各国历史、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而定。有人把发达国家福利水平依高中低分为“社会民主型”、“保守主义型”及“自由主义型”。第一种代表是瑞典、丹麦,第二种代表是美国、加拿大,第三种的代表是德国、奥地利。

    究竟什么才是好的社保制度呢?这既要看社保制度与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匹配,也要看保障成本与绩效关系。笔者对日本社保稍有了解。关于日本社保,有人认为属前述“保守主义型”与“自由主义型”的混合。日本社保支出占GDP比率不算很高,但平均寿命一直维持世界第一,新生儿死亡率在发达国家中最低。这从侧面说明,各种主要社会发展指标,并非与社保水平密切相关。虽然关于福利国家政策,西方国家内部存在尖锐对立,但各国舆论也普遍认识到,无限制的福利国家政策,导致高额税收,这消磨了现役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并降低了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