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好在哪里
时间:2015-09-16 09:51:0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盛翔 

  记者了解到,目前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工作已从基础研究转入方案拟定阶段,而个人账户的结构定型将成为方案的核心问题之一。按照目前研究方向,个人账户将向名义账户制转换。如若方向最终确定,养老保险投资的收益或亏损将不再与个人待遇相关。(9月15日《经济参考报》)

  我国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这种制度设计中的统筹账户,一般用于支付当前退休者的养老金,仅有个人缴纳的工资8%部分计入个人账户。只可惜,这部分理应做实的个人账户,实际依旧是空账运行,而且空账数额连年扩大,做实个人账户政策难以为继,这也导致了养老金存在巨额亏空的社会担忧。不仅如此,因为统筹账户没有上升到全国统筹,跨地区续保转保非常麻烦,参保者退保只能拿到个人账户部分的钱,流动人口因此给沿海发达地区统筹基金无偿做了很多贡献。

  相比之下,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虽然同样是空账运行,但没有了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的区别。通俗地说,名义账户制就是把社保账户变成一个银行账户,有清楚的个人缴费记录,将现在个人缴纳的工资的8%和企业配比缴纳的20%全都记入个人账户。但是,正如银行将吸纳的存款贷给哪家企业与储户无关一样,国家做不做实账户也与个人无关,只需保证个人退休后能够按时足额拿到钱。换言之,名义账户制下,还是缴纳保险费的人给当前退休者支付养老金,但不再存在做实个人账户的问题。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如此,名义账户制对参保者又能有什么意义呢?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看得见”。众所周知,统筹账户虽然是单位为职工个人缴纳,但事实上从未与职工本人打过照面,如同泥牛入海般从来都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在名义账户制下,自己缴纳的和单位缴纳的一并记入个人账户,参保者能够清晰知道自己的社保账户里到底有多少钱。

  而且,名义账户制没有了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会免除参保者“为统筹账户做贡献”的后顾之忧。之前时常发生在沿海发达地区的退保潮中,流动人群无论是退保还是转走,都会白白损失掉占大头的统筹账户资金,这种看得见的不公平,实际上严重影响了流动就业人口的参保积极性。名义账户制下,无论个人缴的还是单位为个人缴的,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归个人所有,可以转保也可以继承。

  更重要的是,名义账户制大大提高了社保便携性,人走到哪里都是同一个账户。我们现在虽然已经推出以身份证号码作为卡号的全国统一且终身不变的社保卡,但是其中的统筹账户资金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转换依然是个大问题。相比之下,名义账户制就不存在这些问题,只需将参保者之前已被计入统筹账户的部分重新划归个人账户。

  当然,名义账户制说到底只是记账方式的改变,养老保险当下已经存在的亏空并不会自动消弭。为此,采取划转国企股份、提高国企上缴国家红利的比例等手段,用于充实社保,依然是改革需要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内容。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