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进助推农村教育发展 别让乡村教师只靠"爱"坚守
时间:2015-09-10 18:22:27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吕巍 

    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在农村。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质量,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国家整体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因此,农村教育既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又是关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和师资配备,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国城乡之间以及东西部乡村之间基础教育的非均衡问题比较突出。跟城市教师相比,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简陋、生活环境艰苦、健康状况堪忧、学习深造机会偏少、教学理念和能力都有待更新和提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乡村教师。”虽然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有大批乡村教师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着一生挚爱的三尺讲台,用心血和汗水铺垫着农村孩子成长成才之路。虽然这些乡村教师发自灵魂深处的对农村教育的热爱与忠诚令人动容,“但要让乡村教师‘活’起来,需要国家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给乡村教师更多的精神关怀、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力量。”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说。

    从在全国两会期间进行大会发言到提交提案,从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到报送社情民意信息,民进中央一直在为乡村教师奔走建言,他们提出的多项意见建议,已经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采纳。

    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

    我国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58798所,在校学生4031万——这背后是近280万普通农村教师在维系着农村的基本教育,编织着农村孩子绚丽多彩的梦。

    民进中央多次组织会员、专家到老少边穷岛地区考察调研乡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现状。民进中央调研了解到,乡村教师工资水平低,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缴纳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同时,安置房、周转房等配套设施建设难以满足需求,住房困难成为普遍问题。此外,职称评定的种种限制又让年龄大、教龄长的教师失去晋升资格,伤害了大批默默奉献的农村教师。

    “今日农村教师较之以往的年代,经受着更大的冲击、诱惑、艰难和挑战,他们渴望更广的发展平台、希望改变下一代的命运和拥有更好的生活。‘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精神境界已不足以支撑他们留在农村。要改变农村教师严重流失的现状,亟须国家政策的关注。”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大会发言中表示。

    代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和民进中央发言的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大党委书记马德秀也提出:要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就必须牢牢抓住乡村教师这个根本。各级政府应切实把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优先发展的突破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设立专项经费共同支持,尽快形成乡村教师队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良好局面。

    在两份发言中,民进中央还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专门制定乡村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增加乡村教师编制数量,同时完善补偿安置机制,让不合格教师顺利退出,为新教师及时补充留下空间;在大幅提高收入的同时,为乡村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全面落实医保社保,扩大周转房建设覆盖范围;加大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挂职、轮岗力度,通过一至两年挂职,为乡村学校培养一批教学能手、带出一支骨干队伍。

    “‘人立而后凡事举。’要发展农村教育,必须关注农村教师的实际需要,切实提高待遇,保障好权益。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农村安心从教,农村教育才可能健康发展,农村孩子的明天才有真正的希望。”朱永新表示。

    进一步调整我国农村教师编制

    2001年我国发布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规定,农村学校的学生与教职工之比是23∶1,各地以此为参照标准制定具体的教师编制标准。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趋势加剧,农村地区学龄人口的下降,农村地区大量分布小规模学校的局面将长期继续存在,而现行农村教师编制测算方式显然已无法适应农村教育需求,只能导致农村教师编制“标准上超编”、“现实中不足”。

    民进中央在调研中了解到,人数少于240人的学校几乎全部严重超编配置教师,但农村学校周课时超过20节的教师比例超过14.31%,农村教师特别是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工作量过大。

    针对这种情况,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民进中央提交《关于进一步调整我国农村教师编制的提案》,指出这种基于学生数量的核算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年级跨度和班级跨度,导致小规模学校教师数量少,有些科目无人上课或别科教师兼职上课。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小规模学校将在农村大量存在,编制问题亟须改革。

    民进中央建议采用“基本编+机动编”的方式来配置农村教师编制。其中“基本编”依据课程设置、学生数量的年级和班级分布等参数测算核定,“机动编”则用于保证农村教师有充足的培训时间,可依据轮训周期和轮训时间测算核定。

    此外,民进中央还建议在全面分析农村教师数量的学校分布与盈缺状况的基础上科学地测算农村教师的编制总量和结构,并按照科学化的编制测算数据对每所学校特别是小规模学校的教师编制进行调整,补齐缺少的教师编制数。对于严重缺乏教师但财政能力有限的地区,建立中央、省级和县级财政的合理分担机制;对于结构性缺编严重的地区,依据人力资源的市场定价,通过提高工资、住房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待遇提升农村教师的岗位吸引力。

    百万乡村教师待遇将大幅提高

    “应大幅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改善其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大省级政府统筹权,通过补贴和奖励等形式,保证乡村教师收入不低于同区域内教师平均水平。安排专项资金,建好教师周转房、自住房。”

    “‘特岗教师’的安排应向农村倾斜,不能全部留在县城。划拨营养午餐配套资金和乡村学校生活老师津贴等专项经费,避免乡村教师身兼多职现象。”

    “应改革职称评定方式,增加在乡村工作年限的比重,适当对乡村教师放宽论文、学历等要求。提高城乡交流教师比例。”

    随着民进中央为乡村教师的奔走建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乡村教师这一群体,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也开始对乡村教师建设高度重视,积极推动。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3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对连片特困地区教师给予生活补助,乡村教师待遇不断得到改善。而就在几个月前的6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以下简称《计划》),全面支持乡村教师安心从教,几百万乡村教师待遇即将大幅提高。

    民进中央提出的提升乡村教师待遇、依法保障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等建议在《计划》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特别是“专门培养具有本地户籍的本土化乡村教师”、“专门制定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办法”等建议在《计划》中得到了直接体现。而在乡村教师编制上,民进中央建议采用“基本编+机动编”的方式来配置农村教师编制,解决“超编缺人”的尴尬局面,《计划》对此也有明确的意见。《计划》特别提出,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并通过调剂编制等方式进一步向人口稀少的教学点、村小学倾斜。

    民进中央表示,将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积极配合国家《计划》的落实,继续助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让中国农村的教育跨上新台阶,使中国梦成为每个中国农村孩子的梦。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