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09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守住生态红线是干部终身责任
时间:2015-08-25 08:18:3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严厚福 

    近日,中办、国办发布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明确包括地方党委领导成员在内的党政干部为追责对象。这一决定,被人们称为是督促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领域正确履职用权的“一把制度利剑”“一道制度屏障”。

  长期以来,由于环保工作涉及规划、处罚、宣传、能源等各种问题,面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实中环保部门往往陷于“有责无权”“有嘴没牙”的尴尬。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是要把环保作为一项整体性事业来对待。如果没有各级党政领导的真重视,尤其是“一把手”真担责,很难取得有效进展。

  此次改革的标靶,就是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担责,落实权责一致原则,实现追责对象的全覆盖。责任清晰,解决就会顺畅。《办法》明确规定了对于生态环境损害实行“党政同责”,并详细规定了25种追责情形。既要求“后果追责”,又要求“行为追责”,既强调“党政同责”,又强调“终身追责”,必会对各级党委领导的环境决策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人们常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马就不难。“党政同责”的规定出台后,党委不能再“隐身”于政府部门幕后,而是要站上前台,在环保问题上经受考验。实际上,很多地方的绿水青山之所以让位于金山银山,就是因为有些主政领导光看“经济利益”,忽视“生态利益”。在“党委决策、政府执行”的体制下,如果对决策人不加追责,让党委领导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就缺乏压力。

  专门针对“党政领导干部”制定环保追责办法,抓住“关键少数”这个要害,堪称一项至关重要的“顶层设计”,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体制保障。只有当决定可能被终身追责,决策时才能更负责。同时,党委作出了“负责任”的环境决策,政府职能部门才能更好跟进,“负责任”地执行,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保护环境的良性循环。

  当然,顶层设计要真正落地,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追责情形现在比较具体,但在启动追责的程序时仍有可能面临阻力。作为发现问题的源头,环保和司法部门虽然具有更大的权力和责任,但同时也会面对“下级举报上级”的现实压力。如果不顶住这层无形的压力,没有“移送”,“追责”也就无从谈起。

  习近平总书记好几次都讲过,开弓没有回头箭。改作风、促改革是这样,坚守“生态环境红线”也是这样。《办法》的实施,不仅仅是为了认定责任,更体现出中央坚定的决心,有助于擦亮群众的眼睛。环保是一个全民关注、身处其中的公共问题,因此也最容易被舆论拉出水面,毁坏绿水青山者,“虽远必查”。

  中央举起“生态追责”的大旗,必将对环保事业给予更大支持和动力。各级党政领导在做生态决策时当三思而后行。坚守“生态红线”,是领导干部终身的责任。反过来讲,只有认真履行生态和资源保护职责,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干部,才能留下终身政绩。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